一个人一生会犯很多错误,如果善于虚心接纳他人提出的建议,就会得到很多有效反馈的意见,从而能够有机会改进。
人很喜欢要求他人不要犯错,但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却避而不谈。
当我们无法客观审视自己的缺点时,很容易表现出来自以为是的气质。
唐太宗把魏征比喻成一面镜子,因为当一个人站得很高的时候,没有几个人愿意或敢于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当他人给你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抛开事情的对与错不做评论,这样的人应该珍惜与感恩。
但有的人感觉所有的人与事,都必须符合自己的标准,感觉满足不了自己,就会表现出来焦虑、痛苦,从而选择逃避。
有的人从不分析自身的原因,只是一味要求他人所做的事情符合自己的标准,所以,在与人沟通时,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把榔头,看什么都像钉子。
一般情况下我们也清晰知道在一些难题上,要听取他人的建议,但很多时候,我们却有一些客观的原因或无法觉察,导致不愿或不知道听取他人宝贵的建议。
虽然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我们做事上要追求完美。
虽然设定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完美,但是过程努力了何尝不是一种完美。
接纳他人反馈的问题,不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给自己及身边人带来更多快乐。
思考:
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对他人的不满?给你带来的利与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