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用手机无意中查到,我的那篇《不要好人缘的二月河》的文章,又再次发表在《今日文摘》上了,而且发的是“高考作文素材”这一栏。为了核实一下信息的真假,我特意上用台式电脑去上网查询。可是,我查找了十多分钟,依然还是一无所获。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在一个名为“高清杂志网”的网上,幸运地下载到《今日文摘》最新一期的电子版,即2015年第4期的PDF版。
我打开一看,果然在“高考作文素材”一栏发现了我的文章。文章是一个名叫赵华的荐稿朋友推荐上去的。虽然我不认识这位朋友,可我真的很感谢他的推荐。不过,在查看我文章的时候,我无意中在第12页看到一篇非常短小的文章,名字就叫《钩机》。这到底是一篇什么文章呢?为何这么短小也能发表出来呀?
出于好奇,我不由认真拜读了一遍。及至读完后,我才发现这篇小文确实很牛。因为它以小见大,从一件普通人司空见惯的日常小事,反映出一个伟大的道理来,让我不禁为作者那独到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拍案叫绝,果然是“世事洞明皆学问”啊!而这篇小文,算上标点符号,全文才是214字,真是短小精悍啊!因为文章实在太经典了,故现特将全文附录在下:
钩 机
文/朱仲南
一看那些“舌尖上的中国”之类报道,内心十分纠结,常常说我们的菜如何有特色,如何引领潮流,如何艰苦探索,又如何成为顶尖的、美味的、世上罕有的菜式。总之,你会认为智慧无穷、能力无尽、创新无阻。
但住家不远处的谭村的拆房钩机正“轰隆轰隆、机机拱拱”一片嘈杂刺耳。我想,我们的智慧怎么都用在了食物上呢?可惜连一台小钩机的响声都控制不了,连消音器都不懂装上去。于是烦人、扰人的声音响彻大地。
有时,我们是聪明人。有时,我们并不聪明。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英雄不问出处”,可是,对于能写出这种文章的牛人,我历来是要查看一下出处的。于是,我在百度中输入了朱仲南的名字,进行搜索。结果不搜不要紧,一搜吓一跳。原来,此君目前竟然是广东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先后任过记者、编辑、副主编、副总编、总编辑。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处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党组书记、局长,省政协常委等职。但他虽身居要职,可闲时也不忘读书学习,更喜好观察社会,研究和探索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于是,“在繁忙工作之余,他常把对于人生价值、生活琐事、社会现象等方面的个人思考,铺陈于纸,点化为哲思、体会,以漫谈、随笔、杂记的形式,与年轻一代分享。”现出版有随笔集《环境·语境·心境》,我正打算购买一本来好好读一读。因为,我很欣赏他观察的细致,和思考的独特视角,能见人所不能见,发人所未能发之言。所以,他能看到常人多容易忽视的小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独有智慧。
正如有个评书家在对他的《环境·语境·心境》一书的书评中说的一样,在分析公务员报考热的时候,朱先生不是像一般人那样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稳定和吸引力,而是认为其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的基础教育缺失,导致培养出了一批只会应试,循规蹈矩做人、照章办事、听从指挥的学生,所以才会出现毕业生一窝蜂报考公务员的奇怪现象。像看问题站得这样高远,又能作出这种一针见血的结论,确实是见识非凡,让人佩服。而这一切,都是作者细致观察社会后,深入思考得出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平时,我布置他们写日记或作文时,学生总向我抱怨说没有写作的素材,可朱先生的这篇《钩机》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素材,只要你多注意观察和思考,素材就一定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让你应接不暇的。当然,要在普通得让人几乎觉得麻木的一地鸡毛似的日常生活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需要眼光和洞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