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们工作总会遇到新领域的任务,就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内容,有些朋友会觉得紧张。其实这是件好事。如果说我们的工作总是在做之前做过的事情,那我们反而要审视这份工作了。要知道,一般只有低报酬的劳动才会这样,例如路上扫大街,码头扛大包,工厂流水线,这些工作一旦掌握了基本技能,往后就靠这些经验可以一直干下去了。
可惜我们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工作,或者说起码不会喜欢这种工作给你的报酬的。好工作都要不断面临新的、未知领域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挑战的方法之一就是快速学习,而且这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效果往往比脱离使用场景的单独学习好很多。
例如在计算机领域,就有人常说,“学视频是学不会编程的”。 现在网络上各种语言的教学视频很多,不仅大部分免费,而且课程都很完备,常常洋洋洒洒好几十课。先不说大部人是否能坚持学下来(很多课程,即使是付费课程的完课率也低得可怜)。即使学下来了,很多人也发现自己也是处在似是而非的状态。笔记上记录了很多概念,练习题也做了很多,语法好像也知道了,但是真的去做一个实际的项目,还是会发现捉襟见肘,不知道如何下手。
所以如果在工作中有机会做新领域的项目机会,应该是个很好的机会。这代表我们有机会在使用中学习一门新技能,并且公司还会付薪水给你,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效率会很高。
例如公司要用新的语言来开发项目,我们可没有时间来看完相关的教学视频。往往先根据项目的需求直接上手。这个过程中,学习新语言或新框架就像拼图,我们不可能从头到尾顺序拼下了(我们之前的学习方式),而是抓到什么是什么,以先搞懂的起点开始,先学会搞懂和起点相关的知识点,然后不断扩大逐步清晰的版图。当项目结束时,我们会猛然发现整张图已经成功地拼了了出来。虽然从理论上看,我们学习的步骤是零散的,但在一个清晰的项目目标指引下,我们会聚焦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发散,学到的都是能用到的,并能立即得到反馈的,可以迅速验证我们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里也是有些技巧的:
- 先扫官网文档的目录,大致知道当前新语言或框架的能力范围;
 - 把任务分而治之,拆解成不同主题;
 - 主题阅读,把市面上相关的书籍都先收集到,针对要做的知识点,同时阅读这些书的相同篇章 。从中找到解释最清楚,最符合自己当下诉求的;
 - 在搜索前,先看官网文档;很多时候搜索的质量是不能保证的,如果官网上有答案质量会更高些,特别我们这种处在学习阶段的新手,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特别高深的问题,官方文档很有可能存在标准答案;
 - AI时代,也可以各家的类似AI工具会提供给比搜索更高质量的回答
 
6:06-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