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孝是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为人师表总喜欢教育学生。这本《深阅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像又回到了大学课堂,聆听喜欢的教授讲课。
作者首先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会觉得读书太浪费时间。如果想知道什么信息,百度一下几秒钟就可以找到。这是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但也让我们丢掉了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作者对日本人阅读现状的感叹。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报道:
中国人平均每年阅读4.35本书,
韩国每人年均11本,
法国每人年均14本
日本每人年均40本,
德国每人年均47本
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
犹太每人年均64本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真的少得可怜。虽然这几年知识付费的兴起,让很多年轻人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开始重拾书本。这一点反映在数据上:
2017年我国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0.3%,比上年增长了0.4%,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但人均图书年阅读量并没有明显提升。
2017年我国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仅比2016年的4.65本增长了0.01
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但它们阅读的不是纸质书或电子书。其实很好理解,就拿我自己举例。我的一天可以说是从阅读开始、又由阅读结束。
早上起床后我会打开手机看看新闻,刷朋友圈,偶尔看看朋友分享的文章。从家往返办公室的路上,用得到或好好学习APP听一本书或一节课。午饭过后,我会看看喜欢的公众号发表了什么文章。晚上回家固定一个小时,阅读书籍清单上的一本书,临睡前看看喜欢的小说。
这就是信息爆炸、时间碎片化时代,年轻人的阅读现状。
仔细算算,我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利用手机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真正专注阅读书籍的时间不到两小时。
据统计,在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中,有7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每天接触时长达到80.43分钟。手机成为使用人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阅读方式。
有时候我感觉手机像一个黑洞,把每个人的时间吞噬得一干二净。用手机阅读比起用手机玩游戏,看起来似乎不那么荒废时间,可还是不能替代认真阅读一本书。
因为书籍是世界上信息压缩最密集的载体。报纸、杂志、文章、影视、广播都比不上它。你用两小时阅读一本书得到的信息,比你花十倍时间看100篇文章,或50集电视剧收获多得多。单从这点来看,无论信息载体怎么变,读书永远是最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获取信息的方法。
读书也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学习方法。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垂髫小儿,从事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工作,只要你识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读书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由此可见,读书这事没有门槛。
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都蕴藏在书籍中。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黄金屋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曾在书里找到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比百度上的回答靠谱多了。
你看知乎上的大神,哪个肚子里没有点墨水,脑袋里没有几本书?那些点赞上万的回答,抖得不是机灵,是知识。这知识来自阅读。
一开始我以为深阅读就是相对于碎片化阅读的概念,直到看到书中这段话,我才明白作者的意思。
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及其深入的程度,犹如底层深处流淌着的纯净的水。
相较而言,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不过是河流表层的浊水罢了。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后还须具备“深潜力”。
而读书,就能教会我们掌握这种“深潜力”。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作者相信有世界有一套基本原理,每个人的三观或者说是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世界的本质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他的终身目标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不断接近世界的本质。
当时我就对他的伟大目标十分佩服。如今读到这段话,对他的目标有了另一种理解。其实他对世界本质的追寻,就像在寻找人类思想底层深处的清流。读书是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
没有读书习惯的人,很难想象读书能带给人什么。
我有个朋友很喜欢读人物传记,她形容每次读书的感受。就好像你是主人公的伙伴,看着他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你言传身教,你总能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而且是免费的!听上去是不是很棒?
想想现实生活中,听一场专家的讲座多困难啊!何况时间和内容都有限。而读书可以满足你个各种需求。不仅能够接受杰出人物的教诲,还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真正的低风险却高回报。
最重要的是,人如果不读书,思想就会停止。没有思想的人,不能称作“人”,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难怪作者斋藤孝总是对他的学生说:“不是“读书比较好”,而是“不读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