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读写营第三期第1课课后作业:我写作的目的是和大家一起共同前进
前几天,在我的简书文章《紫云英,记忆里的红花草》的留言里,看到有位文友留言“我们写了同一种花”。我点开文友写的文章,开始欣赏他那文笔流畅文采飞扬的文章,原来是位第三期理事会读写的学员,他教我如何加入理事会读写营学习,看了读写营的招募令,我便按照他的提示加入学习中,正式成为第03066位学员。
这次能加入写作营,和众多文学爱好者一起,拿起手中的笔,开始新的学习旅程,书写我们精彩的人生。我来写作 营的目的,一是和大家一同学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写作上有点进步就可以。二是接受新知识体系,来系统学习写作,重新修正文学创作之路。我也知道,文学创作上如果想有所成就有所突破,必须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信心和执念,首先得有个坚强的毅力,坚持写一直写,要是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头,多会半途而废的。
对于我来说,写作是渊于文学的热爱和执念,我的母亲是一位朴实的小学老师,家里的姐姐也是一位老师。小时候,是母亲手把手的教我识字读书,为了提高学习成效,让我写日记提高作文水平。后来,在姐姐教书的学校上学,姐姐让我读过一些文学名著,这样也培养一点对文学的兴趣,那些书中精彩的故事,启发了我产生写作的冲动,写作的种子埋在心中几十年。
我从小就对文学那一点兴趣,让我小时候写过几本日记,青春期自己写了不少现代诗,只是都未公开发表。我的二哥写过几本小说,也都未能公开发表。文学创作的火种一直是深埋于内心,长大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生活,暂时的放弃对于文学的热爱。而如今,闲暇时光里,在寻找新的生活情趣,先后学习书法、绘画和文学,现在也都在学习之中,对于文学或许投入时间要多一些。
我对于文学的认知,只是还很肤浅,也只是接触一些皮毛而已。只知道要坚持写,通俗地讲就是贵在不抛弃、不放弃。从古到今,许多成功的人,靠的就是勤学苦练、意志坚定。如果你喜欢书法,一定临帖王羲之《兰亭序》,这位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候为了练习书法,“临池学书”,就是坐在一个水池边练习书法,最后把一池清水染成了黑色,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为了写好《资治通鉴》,可以说是“遍阅旧史,旁采小说”,也是学习借鉴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历时19个春秋寒暑,终于写成了《资治通鉴》。
通过写作营开班仪式及课程的学习观察,我发现,学员中绝大多数小伙伴都是文笔非常好的,文学功底比较深厚,不乏创作成果丰硕的、写作坚持多年的、文采飞扬的、中文系专业的,大家都渴望在写作上有所建树,差别在于大多数小伙伴是在恒心毅力上,有的能坚持几十年,有的是坚持不下来。我们因为生活压力、工作的内卷、家庭的繁杂,或许暂时坚持不下来,但是从长远讲,还是要捡起来,继续写吧。
对于文学,我个人认为文学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灵魂。我们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总是会看看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学作品。文学在宏大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里,总能让人得到精神的滋养、思想的启迪和奋进的力量。从《诗经》《论语》到《子夜》《林家铺子》,再到《平凡的世界》等一篇篇文学巨著,从巴尔扎克、雨果、莎士比亚、普希金到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一个个文学巨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神高度。
今年3月24日,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过去了过去10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267.2亿,作品增长3200余万部,有2278万网文作家,网络文学用户4.9亿,海外市场营收30亿元,随着网络快速发展和发表阅读快捷,多元化创作模式、多种题材创作更加丰富网络文学创作,这充分说明中国网络文学前景广阔,网络作家的前途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诚然,当下我们很多时候是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但是我们坚信,要相信自己,正如陶渊明有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若是志存高远,住在闹市也听不到车马喧闹声。最后,我们来读一下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上一首诗,清代诗人郑夔的《竹石》。“咬定使命不放松,扎根只在岗位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为自己加油打气,让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