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我的高中好闺蜜,从15岁相识,到现在认识有十多年了。我看着她这么多年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成功。单身女子在一线城市拥有两套房产,一辆车子,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和一条价格不菲的狗。哈哈,我不止一次的调侃她,她的狗是我最讨厌的动物,白给我我都不会去养。直到一次,她一边喂狗食一边和我说,我也需要陪伴,你有老公可以陪你,我就有它了。突然我语塞了。
结束了大学时期的一段恋情后,朋友就没有恋爱了。相亲确实没断过,她和我说,只有相亲才能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装不下。她说我们太年轻需要长长见识,你若花开,蝴蝶自来。
而我只希望她能找个对象先相处下,并非因为女人一定要找个靠山,岁数大了就更嫁不好了等等这些老掉牙的规劝。只是担心单久了,她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男人了。
朋友说从别人给你介绍的对象,你就完全知道自己在他眼里是什么样的人了。相亲简直就是奇葩大荟萃。一直吹嘘自己一部剧都上千万的自行车导演;帅瞎狗眼但只找95后的某女星高中同学;灌醉企图带她直接开房的公司同事……从她的讲述中我看了无奈甚至绝望。一直在等,但是等的是什么样的男人呢?
如果想安定就去找个固定工作的老实人,他没能力给你优渥的生活,但同时被小三的概率也低。如果想要不为生活发愁,这个男人的家庭就成了要考察的首要条件,父母有能力让你们少奋斗一辈子,但同时就要做好在婆家没地位的思想准备。如果想要有理想的老公,那就要看准潜力股了,陪他一起过几年苦日子,但同时他陪伴你的时间要打折,世上安有双全法,不负事业不负卿。
等没有问题,问题是要明白等的是什么。否则就算这个人到了你还是在傻傻的等。我们生活在备受偶像剧毒害的年代。剧中每一个傻白甜对感情都不会有任何目的,所有富二代对她都是趋之若鹜。但现实是,你身边都是屌丝,或者是看起来是屌丝的富二代和潜力股,没有点火眼金睛的本事,参加别人婚礼的时候都还在为新娘子感叹,好菜又让猪拱了。
朋友说女的条件越好越找不到对象,某种程度上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但是换个角度,是不是女的条件越好就越不在婚姻这件事情上下功夫了呢?更愿意展示自己的优越,甚至无视追求者的潜力呢?
人是群体动物,但人的本性又是如此多疑。我们离不开群体,同时在群体中又相互猜忌。我们需要一种不会被背叛的安全感。一对男女在爱情中结成的不只是家庭,还是一个巩固的同盟。对于男人,除了他妈妈,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女人比他妻子更希望他成功。对于女人,我们同样是在选择盟友,选择一个能达到我们目的的盟友。没有完美的男人,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等待一个完美的男人,我们只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就好。
推荐一本,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女性,都应该更加了解和我们一起构成这个社会的另一半。这本书对于扫清偶像剧瘀毒疗效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