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问题学生聚集,看看这位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我所管理班,共有学生77人,是一个理科补习班。班级学生习惯差,出现很多问题,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很明确的一点是,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了解清楚了再决定用什么办法教育学生。
一、案例描述治理睡觉现象
刚开学班级学生睡觉现象比较严重,经常睡觉的有刘通、刘延龙、孙翼、石万虎、李宽、崔宇,强浩。第一招:上课发现他们睡觉,上自习发现睡觉,找他们谈了几次话,思想教育好多次都是收效甚微,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二招:我就告诉他们从明天起发现上课或上自习睡觉,你就每节课站到教室后面上课一周,一周后回到座位上上课,这下陆续发现了几个睡觉的站到教室后面,对睡觉的有一定威慑,治理一段时间后,睡觉的没有那么厉害了,但还有。第三招:我了解到有些学生白天瞌睡多就是晚上有手机上网现象,我就告诉学生以后发现睡觉的还得上交手机,我就发现一个收一个手机,并且要求上课站到后面听课,瞌睡的人少了,但还有更顽强的;第三招:再发现睡觉的,就让他们把凳子抱到办公室,没有了凳子我就不信他们站着能睡觉,当时刘通和石万虎就是站着上课上自习,强行戒掉了上课上自习睡觉的坏习惯,现在班上睡觉的人已很少了,睡觉现象基本得到杜绝。
二、案例描述治理抽烟现象
刚开学班级有几个学生有抽烟的坏习惯,经常抽烟的有刘延龙、石万虎、景奇、谢泽辉。经了解还有个别学生有时周末出去吃饭时抽烟,第一招先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有些家长说他也拿他娃没办法,拜托班主任严格管理,有一次刘延龙让年级组发现在厕所抽烟,罚他在厕所蹲守抓抽烟的,一段时间后我问刘延龙现在还抽吗?刘延龙说不在学校抽了,意思是说在校外存在还抽烟,有一次我在厕所发现石万虎、景奇抽烟,就让他们把烟吃了,他们觉的很恶心,我告诉他们以后都是这样处理,他们再也不敢抽烟了,就这样强行让他们戒掉了烟。
三、要注意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在找学生谈话时,要事先设计好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这是谈话成功的关键,假如你的谈话空而无物,满口说教,那么再多的谈话,也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只能事倍功半。譬如:有一个同学两天没到校上课了,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有人习惯性的劈头就说:“你缺了两天的课,无故旷课是要处分的”,同学马上对答道:“我生病了。”教师说:“生病必须要家长的证明,你明天必须将家长叫来,不然就是旷课。”这种居高临上的谈话,也许能一时压服,但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而我采用了下面这种方式:“刘通同学,这两天你没来上课大家都很想念你,现在你来了就好,我想没有特殊原因你是不会无故缺课的。”同学回答:“教师对不起,我生病了。”教师关切地说:“是否需要再休息几天。”短短的几句话,同学心里却热乎乎的。体现了老师对他的信任与关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与学生谈话时不同的谈话内容和方式,产生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中,难免有后进学生,对后进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例如:对学生作弊,我这样和他谈话:“老师是了解你的,你很想把这门课考好,你也一定知道作弊是错误的。但你一定是出于某种原因,才采取消极手段的。你是否可以把原因告诉我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既严肃又不失热情关心的话语,学生是心领神会的,这有利于他放松紧张情绪,清除逆反心理。诚恳真挚的态度,语重心长的告诫,会感动学生的。
每次谈话后,要及时检查,谈话是否起了作用。检查方式可以是教师直接观其行听其言,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间接了解。这就是及时抓反溃一发现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在适当场合公开表扬。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前次谈话效果不大或者没有效果,教师不要焦躁,更不要气馁,应及时查找原因。只要找到症结,对症下药,耐心治疗几个疗程,还是可以收到谈话效果的,一个学生初到学校便主动与同学打招呼,说明他热情好交际;一个学生郁郁寡欢、独来独往,一定有什么心事或者来自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一个学生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说明是个懒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节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班主任要能见微知著,才能因势利导,管理好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