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大佬海尔,也有 “水土不服” 的时候?

在全球家电产业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头部企业的每一次战略转向都牵动着行业的神经。作为国内最早出海的家电巨头,海尔智家凭借多年的技术积淀与全球化布局,在营收规模上持续领跑。

然而,光环之下,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放大。当传统家电赛道日渐拥挤,新兴技术浪潮汹涌而至,这家千亿级企业如何在规模与利润的平衡木上找到新的支点?从硅谷的智能实验室到东南亚的制造基地,从高端品牌的溢价诱惑到新兴市场的渠道暗战,海尔智家的每一步棋都关乎未来十年的行业格局。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技术突围、生态重构与全球化深耕的多重考验,正在重塑这家企业的生存法则。

业绩增长:喜中有忧

当前,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大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作为家电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海尔的经营状况不仅反映自身实力,更是观察整个行业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从此前发布的年报数据来看,海尔的业绩呈现出复杂的态势,既有增长的成绩,也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隐忧。

一来,海尔的营收虽然依然保持稳健增长,但营收增速放缓,核心业务面临天花板。财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实现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

尽管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但横向对比行业可知,海尔主营的冰洗空业务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冰箱全渠道零售量4019万台,同比增长4.9%;洗衣机市场零售量为4297万台,同比增长7.3%。另外,据海尔此前公布的2024年半年报,海尔冰箱以44.1%的整体份额持续领跑行业。可见,海尔作为头部品牌,其冰箱、洗衣机在国内市场份额已分别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这也意味着向上突破空间有限。此外,空调业务受行业价格战拖累,毛利率仅23.8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来,海尔的高端化依赖单一品牌,抗风险能力待考。作为海尔的高端品牌,卡萨帝2024年零售额增长12%,套系销量同比增长64.6%,在万元以上冰箱、洗衣机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只是,过度依赖单一品牌同样存在隐患。一方面,高端市场份额增长乏力,2024年卡萨帝空调在1.5万元以上市场占有率虽达88%,但整体空调业务收入仅增长7.44%。另一方面,在消费降级趋势下,高端用户群体对价格敏感度上升。2024年双十一期间,卡萨帝部分机型降价促销,暴露出价格体系脆弱性。

全球化棋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家电行业已进入无国界竞争时代,跨国经营与本地化运营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海尔凭借率先构建的全球研发、制造、销售网络,在国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不过国内战场同样硝烟四起,美的、格力等对手持续加码创新,正不断蚕食海尔的传统优势领域。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海尔虽然具有明显优势,但挑战依旧存在。具体来看,海尔构建的全球网络堪称业界标杆,横跨五大洲的生产基地、研发实验室和分销体系支撑起其国际版图。通过本土化生产与营销策略,海尔既能贴合各地消费者需求,又能控制成本并强化品牌认知。比如,在东南亚及印度市场,海尔凭借平价实用型家电快速打开局面;在欧洲市场,海尔则收购了意大利老牌家电Candy,既补全市场拼图,又提升了高端产品竞争力。得益于此,海尔的海外市场成绩颇为亮眼。财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的海外营收为1438.14亿元,同比增长5.43%。

只是,全球化红利背后同样暗藏风险。比如,国际政经环境动荡会影响海外收益的稳定性;关税壁垒高筑可能导致运营成本攀升,削弱价格优势。此外,文化差异导致的品牌本土化难题仍未完全破解。如何在统一品牌调性与尊重区域特色间找到平衡点,仍是海尔全球化进程中亟待攻克的长期课题。

在国内市场,海尔正面临激烈的市场攻防战。作为国内家电行业领头羊,海尔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传统劲敌美的通过全品类覆盖与智能工厂优势,在冰箱、洗衣机等多条战线发起猛攻;格力则牢牢把控空调技术高地,其自主研发的压缩机技术持续构筑护城河。另一方面,以小米生态链为代表的互联网势力,通过IoT智能互联和粉丝社群运营,在年轻消费群中收割人气。据奥维云网数据,截至2024年第43周,小米空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1.82%,排名上升至第三位。与此同时,小熊电器靠萌系小家电在细分市场撕开缺口。

新增长,要靠AI?

当前,家电行业的“AI竞赛”已进入白热化。海尔智家之所以会选择大力加码AI赛道,既是应对行业变局的被动防守,更是争夺未来话语权的主动出击。

一来,行业竞争倒逼技术突围,AI成差异化胜负手。在传统家电市场趋于饱和的当下,AI技术正在成为品牌突围的“核武器”。例如,小米凭借“手机+AIoT”生态链,实现智能家电生态收入占比的提升;华为HarmonyOS系统接入超4000万台家电设备,以底层协议争夺智能家居主导权。

面对跨界玩家的降维打击,海尔亟须构建技术护城河。财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研发费用为107.40亿元,同比增长3.47%。得益于海尔对技术的不断投入,其AI实力不断提升。在刚过去的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海尔就带去了一系列AI家电产品。比如,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冰箱新品“海尔 AI 全空间保鲜冰箱”;能自动识别衣物颜色和材质,自动调整洗涤程序的洗衣机等等。

二来,当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其对家电产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家电已从“功能满足”进化到“情绪价值”阶段。现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愿为“主动服务”功能支付溢价,而传统家电的被动响应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为此,海尔正重构产品逻辑:在厨房场景,AI油烟机可实时监测油烟浓度并联动新风系统;在阳台场景,AI洗衣机通过分析衣物材质自动匹配洗涤剂用量。这种“千人千面”的服务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行业巨变的前夜,海尔发力AI家电既是自救,更是拓荒。从“卖产品”到“卖场景”,从“功能机”到“智能体”,这场变革的本质是用户关系的重构。然而,技术狂飙的背后亦有隐忧:过度依赖算法可能导致人性温度缺失,数据安全风险如影随形,生态壁垒可能滋生垄断争议。但无论如何,当海尔“AI冰箱”开始主动提醒用户调整饮食结构,当“AI空调”能感知老人孩子的体温变化,这个千亿巨头已向未来迈出了关键一步。毕竟,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才能不被浪潮拍倒在沙滩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