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作例文
今天上了两篇习作例文,看起来是两篇课文,其实不多,两篇都是让学生模仿写作的范文。
一篇《我家的小狗》,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用轻松幽默的语调写出了小狗“王子”的可爱与淘气,表达出了对小狗的喜爱之情。另一篇《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王鲁彦,著名的乡土作家,他的这篇文章,我在小学的时候就读过。作者开头点题,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杨梅树成长的环境与成长的快乐,接着通过细心观察,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杨梅果的外形、颜色、味道,不仅看,尝,还有触觉,夹杂其间的我与杨梅的故事,读来更生亲切,会让人不自觉地喜欢上杨梅。有温度的文字,有情怀的故事,自然烘托出了本文的文眼——爱。能不爱吗?
通过两堂课的学习,要落实本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仔细观察,写一篇文章。故课堂上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或动物或植物或事物,或者一处场景,明天我们进行交流并将观察到的写下来。虽然在课堂上所有学生都回答“明白了”,可据我估计,真正把这个话放在心里的不多,因为我不是第一次这样布置。
从这两堂课,可以看出来,本班不少学生没有自觉读书的习惯。当老师一个读书的任务布置下去,很多学生还是用眼睛茫然地看着老师,不知道要去干什么,这样课堂哪来收获?有些话要说两遍甚至更多遍,有些孩子才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要让每个孩子都明白有收获,可苦了我这个做老师的,做这样的老师可是够累的。学生在初读的时候不用心,心无旁骛用心读书的没有几个,也幸好还有几个。
说实话,除了读书,这个班的纪律也不敢恭维,哪一次进教室,教室里都是乱糟糟闹哄哄的。不知要提醒多少次,那些做小动作的说话的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那些孩子,才能回过神来听上你的那么一句两句,真是操碎了心。如此反复,有些孩子玩耍起来更有隐蔽性,还要和他们不断提升斗智斗勇的能力。要是不问纪律,有些孩子玩自己的随他去,我只管讲课,你能听多少是多少,那就轻松很多。但想到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哪有不闹疼的,慢慢地纪律在我们不断地管理督促校正之下会变好的,读书也会在我们的引导督促纠正之下越来越认真的,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如果现在就选择放弃,那是对不起教师这个职业,也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孩子家庭的期盼,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思故我在,我在,就意味着当下在,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活法。
一切都慢慢来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二)张文轩
这两天特别注意孩子的日记,发现张文轩同学的日记写得虽然短,却很有特点。问他是不是自己写的,他说是。如果属实,那说明这孩子学习语文应该不是很难的。
我对这孩子的印象又好了很多。
(三)写字
今天中午一堂辅导课,我继续让同学们写字。从上两次的不下达任务量的写生字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写字进步了,不少学生不像原来写得一塌糊涂。
原因可能就出在下达写字量的任务上。原来一堂课,我要求同学们写一篇课文的生字,那样同学们赶时间,都想在一堂课时间内快点完成,这样不仅不能把字写好,而且造成写字胡任务的坏习惯,久而久之,写字越来越差,胡任务的坏习惯会保持下来。
思考之后,觉得这样不是办法,适逢学校开展课后辅导,这样一天增加一堂课时间做作业,我每周一次把它用在辅导学生写字上,两全其美。一个好处是学生写字不用有完不成任务的担心,我规定在写字课堂上,不论你一堂课写多少字都可以,但要注意写字姿势端正,把字写好写工整。第二个好处是学生会养成写字不慌不忙但也不能停不能玩的习惯,长久下来,就会让学生知道学习不能停步,只要不停步就不会太差的意识,这会让学生终生受用。
但愿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