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通俗地说就是第一印象对人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人初次见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且这种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能产生较强的影响且极不容易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提到一个名字首先会想起一个模糊的印象。这个印象掺杂着对对方的好恶,很可能与现实不符,但除非长时间持续接触(参考近因效应),否则你根本无力改变它。
从理念出发,不难看出第一印象的作用。简单通过两个故事分析一下:
故事一:
把若干人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看同一张照片,然后对甲组表明他是一个罪犯,对乙组则表明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让被试者根据照片上人的外貌特征来分析他的性格。
结果,同样深陷的眼睛、深沉的目光被甲组评为藏着险恶用心,被乙组评为思维深邃;同样高耸的额头被甲组分析为死不悔改的决心,被乙组分析为“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意志。
分析一:
对于自己。借助高品位的着装、得体的妆容、优雅的举止、风趣的谈吐、怡然自得的微笑等手段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对于其他人。首次进入社交场合,最好能够得到主人的介绍。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妄加判断,以避免第一印象带来错觉,误交奸人。应秉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原则,理智交友,不要仅凭第一面的喜恶来决定,以免错过很多朋友。
故事二:
因为一桩意外,A进入面试办公室的时候,本来就其貌不扬的形象变得更加邋遢,但无奈在别人面前整理形象更是不礼貌、不雅的,他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办公室。
面试主考官看到他这个形象本想直接淘汰,但考虑他著名大学毕业的背景,决定再观察一会儿,只见他镇静自若地拉开椅子坐下,然后用真诚而歉意的语气说“我太冒失了,但请容我自我介绍一下”。看到他毫不扭捏又自信的神态,主考官决定给他机会,然后问了他几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王浩回答得头头是道,这时候主考官已经对他产生了好感并问:“我能问问你为什么搞得这么狼狈吗?”A坦然解释了意外的经过。经过一番谈论,主考官看到了他非凡的镇静和应变能力,主动留下了他。
分析二:
发生意外一定要镇静,镇静而机智的解决方式可以让人忽略形象的损失。依靠优雅的举止和镇静自若的神态来赢得别人的好感,那么这时候意外就会变成你的“优势”。
————本文参考《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