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恶补了一些书,我便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写了。
无从下笔!
我不知道屏幕前爱写文字的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
头脑里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信息源源不断涌入,却不知道该怎样吸收、消化乃至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用一句专业的知识管理的话来说,这大概就是最近看的一本书中所说的学习能力欠缺的表现了吧。
有人说我最近看了很多本书,随便说出其中几本,从全局出发,这本书是什么文体类型?若按“三分法”是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还是按照“四分法”中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或者说有的书作者其实是在用散文的笔调构筑的小说?
是具有散文特点的小说?还是具有小说特点的散文?
首先这些基本的知识框架你得清楚。
2
个中复杂当然必须是当你的心真正的一次次“沉下去”之后,经历思维混沌、沉淀、打磨而后推陈出新,逐渐堆砌出属于自己的临界知识。
什么是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这一概念出自成甲的《好好学习》。我也是在看了Frank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之后才接触这样的观点。
书中关于临界知识有太多的举例和说明,简单概括之,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定律。
是不是还是云里雾里,一头雾水?
以最近在工作中发生我身上的事情为例说明一下。
现在的日常工作中,其中一项就是文字材料的编写。当然这种类型的材料是有特定要求、指导思想、文章的主体经常变换、有像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实施方案等,有平级部门之间的文件,也有下发给下属部门的通知。
刚来部门的时候,我们boss说,有几个文需要写,你就按照上面的要求写就行。
写文应该注意什么?不同的文怎么写?情况汇报怎么写?实施方案怎么写?整改方案又怎么写?向上级部门的请示怎么写?下发文件通知又该以何种形式呈现?
没有人教,让你写你就写吧!
硬着头皮就这样写了。总觉得这样自己边摸索边学习,自我感觉良好,没觉得哪里有何不妥。
直到前几天,按上级领导要求写一篇关于学习情况的汇报。我领导看过之后,文章基本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
当时,心情有些低落。我辛辛苦苦写的东西就这样被否定了,心中多少有些委屈-习惯性防卫出现了。
当我沉下心来,理清思路,来回一遍遍梳理检查。最后得出结论:我从来没有深入的认真思考总结该如何写好此类文章。
以前领导交给我任务,提笔之前,我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仔细回忆一次次写文前的场景,我的习惯性动作是看完要求,动笔就写。
这一行为乍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直到前几天我才知道自己忽略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思考。
在搞清楚具体要求和发文主体之外,首先要做的是我该思考这是什么类型的文?这些不同的文之间有何潜在联系?我该如何利用这更深层次的联系做好文件的编写工作?
你以为所有的文都是同一个模板一个套路吗?你以为这些看似要求主体全然不同的文件背后没有更深层的规律可寻吗?
结语
这些更深层规律或定律,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的思考问题。
这就是临界知识的神奇所在。
或许我们不是不知道所谓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
只是我们没有养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和看待问题的方式而已。
知识与知识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比如放之四海皆准的临界知识。
比如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频频点头,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信息而已。
只有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继而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时候信息才转化成为知识。
简而言之,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改变。
比如之前写文的我和现在写文的我,表面上看上去都在写,但是我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
比如我将从《好好学习》中看到的数据、信息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并将书中的观点-临界知识真正吸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影响思路、提升认知,难道这篇文章不是我运用临界知识最好的证明吗?
看我分享好知识的份上,你确定不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