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定下来后,增加了一个新的本事:安静平和时有时可以看到一个人身上包裹的若有似无的情绪,这情绪像无色无味的烟,包裹着一个正在有情绪的人,而这烟,细细看来,都带着一个人走过道路的痕迹。
有时你观察别人的对话,你来我往的都带着情绪的球 越裹越大,但是作为旁观者,似乎说第一句话的人没有情绪,说的话也是根据自己思维方式的普通表述,那么,情绪怎么来的那?我觉得,对待一件事客观的态度是对事不对人,但是我们惯常的思维是对人不对事,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说话,你很可能带着一贯对他的印象和情绪去判断这句话是否有侵犯到你,如果你对一个人有积怨,很可能自己不觉察的加到当下的对话之中,于是,情绪开始了,然后你会包裹上自己的情绪丢给对方,对方接到后自然也产生情绪,于是,他又包上他的投掷回来 ,来来去去,似乎对话想达到沟通的目的已被忽略,事实的真相也被遮掩,对话不过是情绪的滚雪球而已。而这次的对话又成为下次对话情绪的累积。
是人就会有情绪,也会有历史的累积,可是生活和成熟不就应该是一件件脱去繁褥去前行,我觉得年轻时我们生活的目的是化简为繁,要物质要精神要经历,到了一定年龄就是化繁为简,只留下经历的思考和经验的累积。如果情绪这种思想的垃圾还不能有觉知的一件件脱去,那么生命实在是负重前行啊。我见过的戾气甚重的人,他已经被自己从童年到中年的情绪压的喘不过气 ,所以,外界一有风吹草动情绪的能量就会爆炸,炸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情绪是不自知的结果,去除情绪是内在觉知和思考的成绩,到了一定年纪,多思考,先别忙着本能的反应。情绪,谁没有那,任性的发泄也可以,可是产生更多的误解和情绪 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有时我还是会在情绪的河里湿湿脚,不过过一会我会在岸上晒一晒,抽离出情绪分析一下自己,是童年的伤痛还是过往的误解?养成事后思考的习惯,下次情绪来的时候才会有觉知,它漫上来了呐,我,是不是到案上去?
生命很短,内耗很伤,放下自己,放过别人,轻装前进。
看啊,河里,有好多快要溺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