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怀着微弱的期待,还是把两封信寄出去了。结果,依然没有回音。

微弱的期待变得更加渺小了,像是再不加点煤油,对于信的美好幻想,就要熄灭过去。信,不再是这个年代通讯的必需品了。

而我还爱着写信收信,有些执念地爱着。但手拿着智能手机,还想着用这种用时长、耗费高的写信方式来交流,不免又容易被人嘲说是可笑、落后。他们是不懂,信赋予交流的意义,远比屏幕上几秒钟的回复要更有重量。当用心写好几张密密麻麻的信纸,然后对着地址工工整整地填上信封表面,又仔细地粘好邮票,直到最后黏上边缘。整个信封装载上了期待。想象这几寸薄的纸张即将踏上颠簸的征途,为我送去一份心思,不管对方是否接受,信至于我的情意已足够。

收信也是一件极其愉快的事情。好像突然造访的好朋友,邮差手上接过还是地板上躺着静静等待,怀着对心内未知的内容而激动。

可惜,现在都没有人寄信给我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阿水是小镇邮局唯一的工作人员。 又是一个六号,老人每月寄信的日子,阿水从早晨一直等到下班,下班以后,他还特地在...
    失眠的陈九阅读 5,416评论 8 95
  • 如今发达的通讯和便利的交通,人与人之间几乎淡忘了或无法体会到那种彼此牵肠挂肚,想见不能见,连听听对方的声音都是一...
    文青_镇江阅读 4,099评论 5 2
  • 1 许珠收到了任琳玉的来信,诧异了好久。 “什么人哪,给你写信用红色圆珠笔写都有的。”老妈子递过他的信后,在一旁碎...
    叶十二月阅读 4,365评论 2 5
  • 前些日子,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聊天,说还保留部分我给他写的信笺,并拍照发给我。看到自己近20年前的...
    农民张一阅读 3,188评论 0 1
  • 本文由白话劳动法合伙人——王辉编写 ▼ 老时间、老地点、熟面孔,7月23日,人社部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如约而至。发布...
    白话劳动法阅读 4,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