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了,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今天是周六,想要洗手做羹汤。街道上尘土飞扬,枯黄的树叶随风飞舞,踩在脚下刷刷作响。人们都缩着了头,行色匆匆。
小区的旁边有一个新建的菜市场,还没有彻底完工,这边机器轰鸣,那边空地上菜农,商贩己经热火朝天卖起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大声的说笑声。在北风萧萧中,体验着人间的烟火气息。
菜市场的商贩或者菜农都是来自县城的四面八方。他们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电动三轮车,他们要么把菜放在三轮车上面码好,要么就在地上摊上蛇皮袋。有的小商贩儿有了固定的摊位,就会有长木架。他们会把菜打理的很干净整齐放在地上或者门板上。
菜市场分许多排和许多区。有蔬菜区,豆制品区,禽肉类区中间还穿插着卖水果的农用汽车。前来买菜的人们慢条斯理地行走在这通道上,东看看,西看看。商贩或菜农热切地看着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并对每一个顾客都笑脸相迎。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些菜农和商贩,此刻看似云淡风轻,其实他们已经在寒风中苦苦等待顾客好几个小时了。他们大多在早上4点左右就已经起床,去批发市场批发鸡鱼肉蛋。或是用三轮车带上头天晚上,已经整理好的蔬菜,天还没亮就冒着刺骨的寒风骑了几公里或者几十公里,等骑到菜市场的时候,天仍然麻麻亮,那时他们的手脚早已冻得麻木——并且他们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
那些萝卜子灵灵,白菜紧固固,鱼虾活蹦乱跳,猪肉,羊肉,牛肉也是那么新鲜,似乎还冒着热气。
可是,这些农民像抚养孩子一样——浇水,除草,除虫一天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廉价的到三角钱一斤,满满当当一三轮车青菜萝卜全部卖完也卖不到50块,还不足己有钱人一天一包“华子”。更谈不上许老板们抽的雪茄。猪肉也才七八块一斤,山高路远运来外地的橘子才一块钱一斤——说到底这些都是农民的东西。
农民出卖的廉价的劳动力,换来微乎其微的收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购买那些堪称天价的,甚至还是自己也参与了建筑,并为之付出血汗建成的商品房……
我的父老乡亲命如草芥,只不过是一只蚂蚁而已。
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带了一车萝卜,坐在萝卜的后面。巴巴地希望人前来购买。上午10点多,他从早上四点出甚至连一碗热饭都没有吃上。他裹紧他的破旧的军大衣,寒风吹裂了他的脸和嘴唇,银白色的头发凌乱肮脏。两只手由于长期耕耘劳作,指节粗大,手掌粗糙,犯着青筋,如干枯的树根。他蜷缩在小板凳上又冷又饿,瑟瑟发抖。
老太爷的旁边是一对中年鱼贩夫妇,他们面前摆了几个大盆,盆里面装满了各种活鱼。夫妇俩蹲在地上,这会正麻溜儿的帮顾客刮鱼鳞,清理鱼肚。他们低着头很用心的工作,只看见他们的手在冰水里皲裂红肿,几乎不听使唤。
东北角有一个肉架,上面挂了猪肉。主人是一对90后的小夫妻。这会儿没有顾客,妻子正拿刀刮猪肉上的猪毛,小伙子竟然靠在肉架上竟然睡着了。一问小媳妇才知道,小伙子早上1点多就起了床……
穿梭熙攘过奔波,百态生活竟折磨。人人都在为讨生活,为过日子而奔忙,挣扎,忙着,累的,奔波着……
有人住高楼,有人处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我们所说的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背后其实都是每一个人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辛苦劳碌。
冬日里寒风凛冽刮得人头痛,夏日骄阳烈日热得人大汗如雨。我们应该想到他们辛勤的笑容,恰恰正是为了辛苦和卑微的生活。
时代的沙粒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这一年,时代的车轮剧烈颠簸,扬起的尘埃落在众生肩上。从春花到冬雪,从南疆到北地,世情百态中多少悲欢离合事!
这一年,无数生活点滴,平凡里带着感动;这些凡人微光,温暖中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