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同一句话:苦难不值得被歌颂。谁都想一辈子顺风顺水,有谁会喜欢苦难呢?
但是每一个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都值得被颂扬,因为他们的身体里蕴藏着爆发的能量。
“小小”,人如其名,作者是一个身高连一米五都不到的女孩儿,蹬着10厘米的高跟鞋爬山、逛公园,在最放松的自己家里也要穿着坡跟拖鞋,去做客都要为客人家没有坡跟拖鞋而担心……
即使我没有过这样的烦恼,没有切身体会过这样的自卑感,从字里行间,也心疼这个女孩,很想抱抱她,对她说:“没关系,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做你自己就好。”
如果说苦难是一条长长的隧道,那么身高带来自卑的苦,只够她站在隧道的起点。
小小被母亲生下来,却连生母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享受母亲温柔的目光和温暖的怀抱,父母离异,小小只能与打零工的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虽苦,好在还有父爱,作为那不幸命运中的唯一一点幸。
而继母王凤玲的到来才是恶梦的开始。
“偶尔,我会把从家到学校的路来来回回地走几遍,假装自己在路上,而不是没有地方可去。”
“王凤玲对我最大的摧毁,不是让我自卑、怯懦和害怕,而是她让我忘记会有人爱我。”
13岁时的我们还成长在家与学校这两座大山的庇佑之下,还可以在父母怀里撒娇,而小小却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早早地经历社会的残酷。
她做过服务员、做过工厂流水线上的打工妹、自己出摊做煎饼、做过猎头、客服、产品经理……
16岁那年,父亲意外离世,似乎阳光忘记了洒落在这个少女的花季年华。
18岁那年,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小小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了新篇章。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从自考本科,到香港读研、读博,小小用她的故事向我们证明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小小是天生擅长读书吗?初中就辍学的她,自考时面对那些从来没有听过的名词和概念,她只有一遍一遍地抄写,当我读到摞在角落的笔记本比她人还高时,我的心揪了一下,我很惭愧,我们总怪生不逢时、怪父母教育不当、怪老师不会教……可曾想过,是否怪自己不够努力?
小小将自己自比为“浮浪人”,浮浪人的生活方式不是单纯的漂泊,也不是居无定所,而是不断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在前进的同时适时后退,勇往直前也不惧怕偶尔绕弯。
愿每一位读者在小小的故事中都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挑战自我的勇气,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们可以打开我们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