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在第七章中,详细讲述了成长型思维在父母或者老师,在孩子身上会产生怎么样的反应,以及该如何运用成长型思维来夸奖成功,面对失败,安抚焦虑。
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相信人的能力会随着努力而改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成长,无论在人生的哪个方面,不仅是能力,个性等。所以运用成长型思维来夸奖成功,面对失败,安抚焦虑,会让孩子成长更多。而非陷在自我怀疑的牢笼里。
夸孩子聪明或者有天赋,这只会让孩子不敢去做新的尝试,或者是困难的尝试。这便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夸奖,代表了对孩子的评判。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对自己产生怀疑,害怕自己表现的不够聪明而不敢去尝试。而正确的夸奖,则是在孩子取得成功或者成绩的时候,夸奖孩子努力的过程。夸奖他们自身的实践、学习、坚持不懈的品质,以及采取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做对了努力,做对了选择。总结一下就是:
第一步:确认孩子取得了成功。
(比如考试或者比赛取得了好的名次,完成了一项任务等。要注意的事项就是不要在平常的事情上,或者是不成功的事情上去夸奖)
第二步:夸奖他努力的过程。
(比如采用了什么方法和策略,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怎样的坚持不懈等)
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你可以说:“这次的考试题目不简单,你肯定付出了努力,才能让自己取得满分,我为你感到骄傲。”
面对失败,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觉得天塌了,从此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尔后是失败的人的标签。而成长型思维模式怎么面对失败呢?他们会告诉孩子失败的事实,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弥补自己的错误,或者从失败中学习,从而走向成功。总结一下就是:
第一步:诚实的告诉孩子失败的事实
(比如考试失败,输掉比赛,完不成任务等,要注意的是不加评判的描述事实)
第二步:接纳失败的事实,接纳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可选)
(比如表达难过,伤心等)
第三步:给出建议
(比如需要更加努力,需要调整策略,需要改正方案等)
当孩子在考试中得了较差的分数时,你可以说:“你这次考砸了,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但是,你要想一下自己有没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如果没有,你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别的孩子可能付出了比我们十倍百倍的努力。如果你想取得好的成绩,你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孩子可能会说:我已经付出了我所有的努力!那建议就变成了“我们都知道你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我们都很欣慰,但是成绩却并不理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的学习策略要不要调整,因为每个人适合的学习策略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继续尝试,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读到这里,你也许已经发现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奥秘就在于,它不会否定,不会评判,不会贴标签。无论你面对的是失败还是成功,它只在这件事情上面给你诚恳的建议或者夸奖,而没有别的评判。你不用担心自己被贴上成功的标签,而不敢去做新的尝试。也不用担心自己考砸了,而被贴上失败的标签。每一次的尝试都简单的变成了人生路上的经验和教训,总让你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的妙处。
而对于行动前的焦虑,固定型思维的想法--你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等,只会让你更焦虑。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却可以让你吃一颗定心丸。总结一下就是:
第一步:诚实的描述努力的事实
(比如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二步:我们关注的是你努力的过程,结果让他自然发生
(比如我们知道你一直在努力的学习,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希望你知道,我们不会评判你)
当孩子为了明天的考试而焦虑失眠时,你可以告诉他:我们看到了你一直以来的努力,我们为你骄傲。而结果的如果,我们都不会拿它来评判你。你也不要用它来评判你自己。
是的,结果只是你下一步如何走的一个指南针而已,如果失败了,就继续努力,寻找新的策略。如果成功了,就把努力的方法记下来,用到新的挑战中。不管如何,你都将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
扔掉固定型思维带给自己的评判,继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