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打趣说,人长着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为了多听少说,这的确是人际互动中的至理名言。还有“三不和尚”的说法,即儒家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总的建议就是慎言,要让别人多说,其中隐含的人性特点“人人都想多说”,为此我们能主动控制少说,也就利用了“人人好为人师”的弱点。
但是有例外,就是不得不做演讲报告时候,必须说,要多说,还要说的有深度,如同引导大家一起挖大口井,挖出甜美甘冽的井水才好。
回顾周末的“情绪与压力讲座”,由于时间原因,不能拖堂太多,只讲了2小时还差一点,不少案例故事内容没有讲出来,不过基本效果也算达到了,现试着回忆大致内容,作为自我直面的记录。
按照ppt展示内容,分作三部分展开。实际加上较长的开场白,共为四部分,如果规范演讲要还有现场问答,应该为五部分,本次时间原因也没有提问回答,好在收集了部分压力困惑,作为第一手资料再整理
开场白,心理学意义与求异思维。
介绍学习心理过程,从孩子小升初时候开始,源自家庭教育现实压力,到考证获得资格,再到跟随新阳光李克富教授的研修生学习,算是真正有点领悟,至今还在兴趣盎然的继续体验摸索学习中。
学习心理学三点体会,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释问题,如用人格特质理论理解固执之人;不是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改变关系从而改变别人;不是为了觉悟而是为了觉察,心理不能菩提智慧,可以努力觉察意识、当下自我状态,如工地安全事故不是缺知识而是缺意识。
压力困惑很大程度来自固执思维,举例当年临商银行食堂外试图开门的工人,以及开车走桥过沂河要拐大弯实际,说明打破固执思维困难性与可能性,引出爱因斯坦求异思维结论,并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下一句验证求异思维的脑际急转弯。
第一部分,认识压力现象。
压力事件分享互动无果,冷场也在意料中,于是播放逆行小哥被查崩溃视频,并要求大家写下近来压力事件。视频后分析小哥三个压力源,加班、送钥匙、逆行被查,类比孩子上学五种压力:成绩、关系、作业、贪玩、父母唠叨,从而理解孩子。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压力案例,结婚、考上事业编、结束异地恋,在外人看来的幸福团聚,个案却严重焦虑,只想逃回老家。
引出压力个人定义,压力源导致压力适应失控反应的心理现象。接着介绍了压力4特征,感受、认知、行为、生理。
压力源三大类,要紧在于背景性压力源。由此出现三种压力,单一压力就是挫折,是好事,轮滑主动练习摔倒故事,(断奶故事)。压力承受极限,第一滴血电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举例下放教师补助事情与男女混合打故事。
压力反应的适应与失控,“该死”三部曲,警觉搏斗衰竭,李咏与崔永元事例。压力曲线。心理现象解释,哲学内外因,心学心即理也,王阳明山花故事,佛学定义,心理学定义脑的机能。体验挥动一张纸的风动幡动仁者心动,体验把笔藏起来,体验打手手疼,解释颜色(色弱学车报不上名)、声音(手机铃声)、上下(会议室楼层)。
压力心理感受与客观无关,蒙山玻璃桥铺不铺垫子,房间栏杆有无,错觉平行线,老妇少女两可图。心理现象主观大脑中,知情意都如此,“这是一张桌子”与“我认为这是一张桌子”,,看法、感受、行为,如其所是。
第二部分,认识压力本源。
道理心理合理解释,发奖金、讲课、抛硬币正面一百次后落下是哪面、白天鹅黑天鹅。
情绪三状态,应激即压力,知道做不到隔着情绪欲望。情绪(四特征),感受后面是需要欲望缺失,(也是压力本源),叔本华人乃欲望本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情绪处理工具,(锅底理论,安全感、社会关系需要)。
两个学生咨询案例。一位是住校生与父母关系非常糟糕来求助,孩子处于社会关系需求阶段,追求爱与社会归属感,可是家长还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并以此来满足孩子需求。一位高考生和家长来咨询,源自孩子考前一月不去学校了,这个案例与上面个案恰恰相反,家长欲望层次高过孩子实际,家长追求孩子带给自己价值感,而孩子则是安全感不足层次,解决问题思路则是必须回到孩子现实需求层次,毕竟参加高考的孩子不是家长。
第三部分,压力应对管理。
压力应对:被动防御,精神分析防御机制解释。心理状态的纵向识别,即各种防御机制,只举例人际关系问题高中生解释了反向形成,恨的反面不是爱而是冷漠,恨就是爱。
压力应对:主动应对,规律运动减压力,心理方式介绍三种。
一是非暴力沟通法,描述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要、提出请求。住校学生人际关系困惑个案,解决之道主动沟通,养孩子不是养花故事。本质就是需求层次理论使用。
二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重建,求异思维,苏轼诗句,发红包先高兴再比较生气又集体捐出,走路被撞生气发现是盲人反转,(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堵车解释,毕业去工地解释)。
(行为模式重建,情绪压力三特点,操作条件反应,预期期待。)
介绍合理情绪疗法,高考焦虑家长学生处理,绝对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接受最差才有最佳。(失眠症案例分享)。
三是腹式呼吸法,深吸气,保持1秒钟,1-2-3,再呼气!1-2-3-4-5。深吸气,保持1秒钟,1-2-3,再呼出!1-2-3-4-5。想象不快、烦恼、压力都随着每一次的呼气将之慢慢地呼出了
(静下心来、问题是解决不了的结果、反话就是强化、坚持的力量、变一变、微笑、认可。)
上面就是主要讲座内容,括号内容是课件有但是没有时间讲出的。之后自己简单回听了讲座录音,问题还是很多,好在自己也算努力而为,听众礼貌有加,过程还算顺利,希望继续学习与练习,继续找机会给大家多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