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参加工作的时候,听别人说,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我以为这个重要的意思是要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完全没想到第一份工作的环境是如此重要。
大学会计专业毕业以后,在城郊的一家制造工厂,找了份财务工作。当时只觉得工作环境轻松,工资不高,与自己在学校预想的不一样。本打算做两年,有一定经验了就跳槽。
哪只一个出纳工作我竟做了五年,每天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因为公司提供住宿,一直住在公司宿舍。业余时间非常多,可我的业余生活却非常贫乏单调。下班后不是追剧,就是看网络小说。然后到点就洗漱,洗衣服,敷面,泡脚,睡觉。或者是与宿舍的同事闲聊,摆龙门阵,聊八卦。
刚到公司的时候,看到别人二十八九岁了还拿三千的工资,觉得别人简直过得太不上进,太不努力了。总觉得如果自己到那样的年龄时一定混得比他们好,肯定能超过他们。
结果明显我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温水煮青蛙,几年过去,我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人,拿着不高的工资,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
可你让我说一下自己到底看了哪些做了什么我好像真的想不起来了。只有翻开日记本的时候,往昔的日子才逐渐明朗。
两个日记本上记录着自己曾经是怎么浪费时间的:逛街逛公园,做美容,聚会,串门,看电视和网络小说,考证(几次都没有考过)。
如果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会这样度过自己毕业后的日子:
每天坚持写反思日记,而不是记流水账;
提高工作能力,多换两份工作,找到准确的定位;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例如健身,写作,瑜伽,跑步,关注美容化妆搭配,而且要做出一定的成绩来。跑步就去参加马拉松,写作,就要投稿直到变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