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半,我们结束了学习,匆匆吃了饭,便乘了地铁,向郑州会展中心进发。坐了四站地,终于到达目的地。
这是个开阔的场所,建筑也时尚大气。我们偷偷溜进会展中心,想看看里面倒底都有啥,被工作人员赶出。他说这是办公所在,现在正值下班。
会展中心左手边有一个高大建筑,朋友告诉我,这就是“玉米楼”,配张图,看看像不像玉米?
我对它很是好奇,便百度了一下,介绍如下。
玉米楼的右边可能就是如意湖吧!此时正值傍晚时分,夕阳透过高楼缝隙,把余辉洒在水面,给人一种柔和宁静之美,话不多讲,上图!
如意湖湖水清可见底,由于水位浅,没有设置护栏。我们沿着湖岸逆时针慢慢走着,边赏景边聊天,边肆意大笑。放纵自己的感觉真好!
走着走着,看到湖边设置了一个大镜框,镜框后是一条长椅。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怎可辜负?我们四个纷纷把自己置于镜框中,留下这美丽瞬间。
下面这个建筑像什么?我看像枝铅,他们说像竖笛?自己看!百度了半天,关于它的信息不多,只听说这是艺术馆。
最后,浓墨重彩地要说说我们的最重要的行程。本来,我们只是逛逛要回去的。结果音乐厅门前(不知名字)热闹异常,原来今天有演出。一打听,原来河南民族乐团要在此进行端午第二场演出。我们正要走,几个票贩拦住我们,热情地向我们推销他们手中的余票。一看时间,演出刚开始。一票贩说:“已经开始了,便宜些,一人80吧!”我们本不打算看,便信口还价,却不想80元买了四张票。
我们兴冲冲地找了座位。一看节目单,已经是第二个节目,名为《霓裳曲》。先上节目单!
演出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节目结束后,邓键东老师应邀又加演了二胡独奏《常香玉》主题曲、《赛马》片断等。可惜,视频上传不了。继续上图!
说一说听民族交响乐的整体感受吧!全听不懂啊!只是觉得好听,特别是所有人一起演奏时,感觉到气血贲张。但曲中想要表达什么,我全不知。我忽然懂了俞伯牙没遇钟子期前的孤独,也懂了失知音后的绝望。再好的曲子奏给我这种人不懂乐理,更不懂人心的听,也是枉然。
在整功演出中,我觉得三个男人最帅。第一帅是指挥瞿春泉。七十八岁的男人(我不想称他为老人,因为从他身上看不出半点老)站在指挥台上背靠着我们。他的指挥动作行云流水般,那种全心投入的装态很迷人。第二帅,是钹的负责者。别的演奏者都坐着,只有他站着,到了曲子高潮需渲染气氛时,他拿起两只大钹,“砰”得地碰一下,动作夸张豪迈,气势恢宏。他每拍一下,我毛孔会张开,血流会加快。整场我关注他最多,二胡啊琵琶啊,全淹没在他的气势下。第三帅是主持人。一个瘦高年轻男子,他语言幽默,擅于调节气氛,控场能力很强。
看完演出,回到家,已是十点半钟,人却依然兴奋,冲了澡,躺在床上,已接近十二点。
今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