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住世时期,佛教的发展很好,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都不错。但是寺院出现之后,佛教就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最早的时候,佛教传播能影响人的生活。比如,一日出家做比丘,就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方式生活,每天都要经过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等程序,然后回来,周而复始。我到印度去的时候,发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离得很远,我们是坐车去的,而释迦牟尼是带着他的僧团走路去的。“千二百五十人俱”,跟在他身边的比丘有一千多人,每次出行,他的团队都非常庞大。他们没有车,需要赤着脚走路,而且乞食的村庄必须能提供这么多人的伙食,否则他们就没东西吃,必须走到另一个村庄去。幸好,当时的印度很繁华,每天基本上都能遇到可以提供饮食的地方,但有时也没有。如果没有遇到能提供饮食的村庄,释迦牟尼就会吃马麦——马吃的麦子,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燕麦,属于一种粗粮。有一次,有个人说要供养他,于是释迦牟尼就把其他人的供养给拒绝了,但这个人忘了自己的承诺,一直没有给释迦牟尼供养饮食,结果释迦牟尼吃了几个月的马麦,而且,不管他们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有没有人供养饮食给他们,他们是否饥寒交加,是否疲意不堪,都必须保持“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所谓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有一系列的规矩,比如僧衣要好好地搭在身上,眼睛不能东张西望,不能摇摇晃晃,必须庄重。这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走路的时候,他们不能交谈,不能心猿意马,同样要禅修,他们称之为经行。走上一段时间,在途中的某个地方休息时,他们坐着也行,卧着也行,但仍然要观照自己的心,不能着急。遇到问法的人,释迦牟尼就随缘地讲一讲。没人问法的话,就静坐,就享受静坐本身,要静静地、庄重地坐着。
四十九年中,释迦牟尼就是这样生活的。他可以控制的,只有每一个当下,很多事情他控制不了,但他从不着急。有一段时间,除了上首弟子没有变心外,很多弟子都背叛了他,因为一个叫提婆达多的弟子反对他,说了他很多坏话,很多比丘都听信提婆达多的说法,追随提婆达多离开了释迦牟尼。后来,舍利弗等人说服了一些弟子,让他们回到了佛陀的阵营。但无论弟子们回不回来,无论身边有没有弟子,释迦牟尼都是那样,永远那么从容。每天,他都托着钵从灵鹫山上下来,该化缘就化缘,化完缘就回到灵鹫山上打坐。他体现的是道本身。所以,弟子背不背叛他,其实跟他没有关系。他甚至不急着传播佛教,也不认为佛教是永恒的,他认为佛教必然会进入末法时代。在这一点上,他跟其他宗教的教主不一样。 其他宗教都相信自己的宗教是永恒的。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 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