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个升起来的念头(想法)都会形成图像(譬如你无意中手碰到热水袋,会突然惊觉“好烫”,意识到手指接触到了热水袋的画面)。“念”这个字上下拆开就是“今心”,代表当下的心中意识到的图像。“念”的图像发生在头部,所以是念头。
我们平时谈论名称或者一个句子,眼前也会随之产生一幅“内在的图像”。
我们的物质世界,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听到,觉知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都可以在内在视觉空间中形成一幅印象的图像。
视觉是一种特殊空间,我们的感知可以全部发生在这里,人的意识提供给我们看到的感官引起的画面,就像电影院里一幅幅不间断播放的胶片。
譬如当你看书,有人拍了你一下,你的感官提供信号,为你的大脑呈现出身体后方有一只手触碰你肩头的画面,然后你内在的直觉可能瞬间就领悟到这是一位老朋友在身后的画面,同时猛然转身回头,画面再转向切换到看到你朋友相貌的真实视觉画面上来。完成了一个从感官触觉影像—>内视直觉影像—>感官视觉影像的连续播放。当然这是浅层的解析。实际较为复杂。
无论你走到哪里,什么时间,地点,都摆脱不了这个连环的印象画面。所有的感官信息被转化为图像,在视觉空间展示。视觉空间可以把各种感官信号转化为只有视觉的平面图像。
假如你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可以在视觉空间引发一种图像,就像蝙蝠虽然没有视力,但是它通过用身体发出去的脉冲声波探索前面的障碍物而形成了一幅内视图像,它就可以避开前方的危险。但是这种图像可能是模糊不清的,就像梦的回忆不清楚一样。
舌头也可以看见事物,形成视觉空间上的图像。
魏亨麦尔是唯一一个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盲人。十年前,魏亨麦尔开始使用一种叫BrainPort的装置,它可以让他用舌头“看见”岩壁。这种装置由两部分组成,用电缆连接:装有微型摄影机的头带,和白色塑料棒棒糖状的装置,邮票大小,衔在他的嘴里。摄像头的分辨率被压缩为400像素,相机的信号通过棒棒糖上对应的400个小电极发出刺激,传到舌头上。暗像素会给舌头较强的刺激;亮像素只会造成一点点刺痛,他形容这种刺激造成的视觉体验像“用小气泡画的画”。(转自神经现实公众号)
或者我们闭眼向上缓缓抬起胳膊,能够想象到肌肉之间的紧绷感,关节之间一种摩擦感形成的画面。
同样皮肤触摸的触感可以作为影像信息投射在一段视觉图像中。或者你闻到一种刺激性气味,印象里也许会形成一个恶心丑陋的图案。有人在医院看病打针,被扎的那一刻,印象可能会形成一种尖锐的图像。这样我们接收的全部信息变成一幅幅图像。这在科学上是可实现的。
洛克菲勒大学的神经学家罗伯特·赫兹佩思说:“我们所有的感官都会将周围世界的物理能量转化为电反应”。也就是眼睛把光转换为电,耳朵把空气中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以上转自公众号“科研圈”)。当感官电信号被头脑的神经系统处理,视觉空间便产生一个个图像,就像计算机屏幕把二进制信息处理之后并显示图像一样。
由此看来,世界呈现于我的一切真实表象都是一种视觉图像,一种信息。
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目前从中国出发坐飞机去往美国,所见所闻一切感知不过是看到无数的视觉空间画面的频繁切换而已,买票,登机,空中飞行,下机等等活动(类似电影胶片播放),而对于视野拥有者"你"这个如如不动的背后观察者来说,没有处于任何空间的位置变化,只有视觉图像上的改变,只是看着一切变化,就像你在家中不动戴着3D的VR眼镜玩真实的旅行游戏。
这有点奇妙,不是吗?
什么是真实?真实该怎样定义?如果你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那全是大脑接收的电子讯号。
我们的“看闻听触”体验完全来自头脑的运作,想象集合!体验世界就像看一幕幕电影!
世界由图像组成,而图像由语法解释,所以现实世界的边界就是语法的边界,语法不能表达的地方是另一种非现实的世界图像。
我们在此讨论一下现实世界与图像,语言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现实,图像,语言}
现实是我们通过语言编织出来的图像世界。
我们活在语言中,活在图像世界里。我们感知活着那就是看到视觉中的一幅幅图像在流逝变化,现实中我们如何跟人相互交流呢?难道我们要指着一幅幅图像来表达心情吗?拈花微笑?(“不立文字”的禅宗倒是有此交流方式),很可能没有发明文字的上古的时候也是如此的。不过近代可考证的人类发展史上,原始古人类通过把图像投射成语言符号来表达情绪,交流思想。
一幅图像由各种视觉符号形成。当然也可以说一个符号就是一幅图像,它们之间的界限很微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在具体情况下去运用它的方式。
作为名称的符号本身就是一幅图像。譬如中国的象形字,就是模仿视觉看到的图像演化成的一种文字譬如汉字“月”模仿月牙的形态造字。(感兴趣的读者自行网上搜索象形文字起源)。语言中把每个单独字符看作是一种几何图形,就像在外国人眼里,其它民族的文字就是一些看似有规则的图画,像蝌蚪一样弯弯曲曲。每个词语都与一幅图像捆绑在一起。而这个词语引发的意义和解释又是一幅图像。所以字可以看做是一幅记号图像把其它关联图像联系在一起的结点。语言交流不过是图像的互动变换而已。字为什么是结点呢?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含义,生成两种以上的画面,所以字是这些图像的结。
(此处图片)
(上面这图片里暗含两句话,能看出来吗?)
(提示:侧面看,正面看)
同样反过来说,看到自然界中一些图像我们也可以翻译成为人类语言,譬如我们看到的植物,动物,风景,皆可以取一个名称。一幅图像对应于语言中的一个符号要素(类似于名称或句子)。但是并不是所有图像皆能对应上语言表达,语言是被限制的(请回想第一节提到的“一合相”)。有些图像超出了我们语法的表达范围。但是图像是我们心灵上更为接近本质的沟通工具。
我们都知道文字也是图像,我们如何通过运用文字表达来“塑造”现实世界的样子?
在这个问题上面,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把由人类语言产生的一幅图像称之为“命题”。他的《逻辑哲学论》里解释了人类如何通过逻辑形式的语法“生成”出我们现实生活的世界图像。
(由于早期逻辑哲学论有一些观点可能是有问题的,但是总体思路不变,所以我用自己的理解说一下关于它的个人看法。)
简要言之:
世界由无数事件共时组成。
一个事件是所有叠加事态的集合。
一个事态由复合图像构成。
一幅图像由无数名组成。
名之间联接的形式叫“法”。
名由符形心血来潮生成。
符形是不可名的图像。
符形是实在的自明状态。
【事件】
事件,可能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譬如一个人从楼上走到楼下,这就叫一个“下楼”事件。把事件细分的话走一步算是一个事态。
理解一个事件可以好比观看一段电影,一格一格的连续播放。
在物质现实中,一个事件是所有叠加的事态相连续的可能性路线之一。
事件可以像电影那样,由许多事态(图像)按某种关系连续相连,也可以按其它关系连续,这些事态之间的前后连续关系取决于意向选择。
有人不懂事态为什么会叠加呢?事态本身是一幅图像,而谈起一幅图像的重叠涵义,还记得立方体的例子吗?它可以是铁丝网,或者空心箱子。现实中譬如在大街上围观看到一个手持匕首的女人在微微一笑。这是一幅“微笑”事态的图像——那个手持匕首的女人的微笑是什么意思呢,她要做什么呢?千种人有千种理解。一幅图像蕴藏多重可能性,所以事态的持续发展,是以我们的某种意向去预期它的实际可能性意义,我们揣测接下来的事态她可能是要自杀或者认为她要放弃自杀。
还有我们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从悬崖上纵身一跃的瞬间,而悬崖下是汹涌的大海。我们从图片中怎么知道他是在自杀还是进行一项冒险体育活动?
未来事态并不是命运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对叠加路线的预期选择。一个事件最终的所有叠加的可能性事态必将塌缩为一种确定性的事态关系。(这句白话文解释就是我们看到的事态是我们想看到的事态),这就是我们把预期想法投射为现实中的一种事态图像。
这种奇特的交互模式有点像我们选择电视机的频道,我们想看到什么节目(事态),就会用手播到那个台的频道。我们的世界路线由我们自己选择。有人说那世界路线有很多?!没错,还有其它路线,我们的世界本身处于平行世界之一,以后还要更多谈论这个话题。
为什么社会上一些热点新闻事件的剧情会突然反转?事态的变化有时候是出人意料的。细细推究起来,它是由我们的意向来选择出这个现实世界的路线之一。
有必要举一个具体例子。譬如一场“偶遇同学”事件,可能包含了不同情况下的叠加的多事态——
情况一:“偶遇同学”事态可以接续与“同学叙旧”事态,接续“酒店吃饭”事态。(世界a)
情况二:“偶遇同学”事态可以接续“发现认错人”事态(你发现对方很像老同学而已),接续“道歉”事态。(世界b)
情况三:等等.....(世界c)
事件的接续走向是概率性质的,一个完整事件由什么事态构成来自于你的潜意识期望值(一种意向性)。
一个人在晚上喝酒,第二天宿醉睁眼醒来发现自己远在异乡泰国酒店大床上(事态一)。也可以睁眼发现自己依然在熟悉的家中(事态二)。
事件的事态之间可以看似有“因果”关系,也可以无自然因果,出人意料。无法解释事件,譬如飞碟,黑天鹅事件。
有人会说如果事件走向是概率性质的,我们平时通过意向选择预期的事件结果,这也太科幻,太扯了。而事实上,我应该负责的告诉你,这很科学。
鼎鼎大名的神经学家 卡尔.弗里斯顿,他有一个著名的自由能量理论,在很多人类科研领域得到认可,简单解释一下他的理论认为———大脑以概率的方式来计算和感知世界,并根据感官输入情况,不断地作出预测和调整信念。
在预测一轮又一轮的感官信息时,大脑根据感官的回传信息不断作出推断,更新信念,并试图最小化预测误差信号。
这个想法可追溯至19世纪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进行的研究,即“大脑以概率的方式来计算和感知世界,并根据感官输入情况,不断地作出预测和调整信念”。
自由能量,即个体所期望进入的状态和个体感官感受的状态之间的差异。换言之,当你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能量时,你就是在降低意外度(surprise)。
弗里斯顿认为,当大脑做出的预测尚未被感官回传的信息即刻证实时,大脑可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来最小化自由能量:修改预测,去接受意外度、容许错误、更新外部世界模型;或者,使预测成真。如果我推断我的左食指在触碰我的鼻子,但是我的本体感受器却告诉我我的手臂仍垂于腰间,那我可以通过抬起手臂并将伸出食指放在鼻尖来最小化我大脑预测错误的信号。
有时候我问自己:
我实际抬起胳膊与想象抬起胳膊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并不一定每次都会成功抬起胳膊(譬如睡醒以后发现胳膊瘫痪了)而成功抬起胳膊的时候,是我在调整一幅视觉图像与想象预测的世界相符合的一种可能性。有时候我们正在想什么往往下一秒就惊奇发现它竟然就出现在那里!但是如果心想之物经常出现那我们往往对此无觉察意识,好像它是正常的。就像抬胳膊,触碰鼻子,我们都习以为常,而实际它们并不那么简单。
如果以上看不懂没关系,看下面的图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为了理解当下,我们的大脑竟会去预测未来。
在这个著名的视力错觉实验中,棋盘上A格的颜色看上去比B格深得多,但其实,它们的灰度是一样的。我们的大脑会利用附近格子的颜色,以及圆柱体所投射阴影的位置,来推断棋盘的颜色。在这个例子中,这些推断让我们感知到,A格和B格的灰度不一样,尽管它们完全相同。(如右图所示,如果把两个格子联接起来,或是遮住圆柱体,我们便能更清楚地看出来。)
大脑不是直接感知到颜色的:一个有经验的大脑知道,一个物体在阴暗处会比在阳光下看上去更昏暗、更模糊,因此大脑会根据物体所处的情景调整对颜色的感知。
为什么有些人会把一件衣服看成白色和金色,而另一些人会看成蓝色和黑色?(心理学家推测,大脑对于颜色的推测可能是由一个人更多处于阳光下还是处于人工灯光下决定的。)因此,现实感知不是消极和客观的,而是积极和主观的。
(摘自安迪·克拉克的意识延展论)
由此得知,我们获得的方格颜色不同的视觉画面是主观预期的结果。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事件画面可以是由我们意向期望来创造的。我们通过对视觉图像的特殊偏好“拣选”形成了“我”个人生活所见的世界面貌。
待续....
【事态】
事态:事件当下发生时的画面。态字当图像解释,事态也就是当时事件发生现象下的共时叠加图像。
譬如吃辣根的时候,对辣根体验的事态是这样的,感觉好辣好辣,但是同时心里却感觉这种辣得很过瘾,好爽好爽!辣和爽同时进行叠加,你不断切换它们的感觉图像。但是辣和爽是叠加态。
事态叠加的涵义从物理上解释,譬如白光为复合色,包含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看见的白光可以说是波长不同的颜色的叠加图像。还可以通过更著名的波粒双缝干涉实验可以来解释叠加。
谈到这个“态”字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早已发现了关于世界图像的这个奥秘。古人认为“态”是一种生成的图像。
态——繁体是“態”。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说文新解】
有:不当有而有的东西,不是实体却被看成实体的东西。可当做实在(存在)的影子理解。“一种魔法般的展示,一种虚幻,在那种状态事物似乎呈现,但不是所见到的那样。惊奇和神秘的力量,把一个观念转变成一个物质现实”(创造之母:摩耶)
是:上日下正,日头正当时,光明遍照。引申为“正见”,“直观”。
意:理念,想法。
这段古文翻译:
【意态者】说“意态”这个词的解释
【有是意】就是不当有而有的东西为“意”对自身的一种正见,直观,也就是照镜子来看见自己的样子。
【因有是状,故曰意态】因为有是样子,形态,所以说是理念(意)的形态,图像化(态)。
白话翻译——
万物之“有”可以让“意”看见自己的形状,也就是图像。把一个观念转变成一个物质现实。听从心所发出的“意向”把能量转变为外面所见的对应的图像,“生成”你看到的图像。
有一次,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友人对王阳明说:你说心外面没有物,那深山里的花朵它不就是物体吗?不就在心的外面?
王阳明: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它是一种没有图像的形式潜藏着。你看到这朵花时,花就有了颜色和形状。它是你意向生成的图像。
近代量子科学已经发现了这个怪异的现象。
量子力学认为一切都归结为测量。所发生的现象取决于所认知(观察、测量等)到的。观察事物会改变该事物,或认知事物会改变该事物。“世界的行为方式”取决于我们选择认知它的方式 。(把立方体看成是空箱子或者铁丝网)
看或者观察,这是一种计算和决定的行为。
关于看是什么,我后面要写很多东西来解释,这牵扯到世界万物生成的奥秘。
【图像】
何为图像?这是理解世界的重点。
待续
【名】
待续
【符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