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 天气 阴雨
坐标:上海
教育,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好像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有人说我适合当老师,可惜高考填写志愿并没有考虑师范专业;读到了研究生,其实毕业当老师也可以,甚至可以选择去大学当老师,但个人又看到了高校任教的一些问题,所以也没有选择;不过私下确实有陆陆续续接触教育,所以还是会思考关于育人的一些问题。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一贯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因此家庭教育非常关键。
我成长的那个年代,父母几乎就是把孩子往学校一放,然后看看你的成绩,就不会有什么教育的问题了。这种现象可能现在会好一些,家长们甚至参与到学校老师的团队中一起完成孩子的知识教育。但对于成长教育做的还是不够。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更多的还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且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这样的环境,对于那种开窍较早,或者适合学习知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可能会找到在学校学习的快乐;但对于那些不习惯这种学习模式,或者还没有开窍要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因为这些人会在群体中被否定,然后自我否定,甚至直接影响一生的发展。
学校教育必然会带来横向比较。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无差别地比较和评判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对应的成长速度和方向也会有差异。
家庭教育更多的要重视孩子的纵向比较,发觉孩子不断进步和改变的东西,然后激励孩子,让他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可能是在大学之前吧,我觉得我们的成长都是需要有家庭教育陪伴的。但家庭教育既不是一概不管,任其释放天性,无法无天,也不是什么都管,让他禁锢在框架中,压抑自己的天赋和才华。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要教育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法则,然后在此基础上认可孩子存在的意义,激发其潜力,让他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和特长。最重要的一点:要自我认可。
对于学生来说,分数和成绩总是那么重要;但回过头去看时,那几个数字到底能说明什么呢?完整且健全的人格才是成功教育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