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教授解读这王维的诗那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的风采。只是后来登上讲台,带着一群孩子走进诗歌时,全然不及当年教授的万分之一。不得不承认,若积淀不够、能力不足、驾驭水平欠缺,哪怕给你现成的稿子去读,都读不出名家高手的举重若轻、“拈花摘叶”。
实力才是硬道理。
在苦练内功这条路上有太多值得我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拜读余映潮老师《山居秋暝》的课堂实录,我更加确信:滴水穿石、铁杵磨针,一定是教书匠向教育工作者乃至教育家迈进的必修之路。
当然,这其中的天赋异禀、团队托举、善抓机遇等因素也不可或缺。
1.三言两语来解题——告知近体诗、律诗的文学常识;
2.开启美读模式:
边示范,边放权——放手让孩子们吟诵。在不同层次的美读吟诵中,孩子们能读出诗歌那悠远、清新、优美、宁静的情致和秋天的况味。
最让人敬重的是老先生一直一直在课堂上关注孩子的批注,(这一点对我而言是最大的欠缺)。将诗歌中重点字词的释义以PPT的形式展示,并让孩子继续批注。
美读批注之后,孩子们才对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时的自读、齐读、分读就真正落到了实处。诗歌本身的韵味和美感孩子们才真正触摸得到。
3.课堂动笔成亮色——唐诗素描。
余老真的匠心独运,能将素描这个美术学领域的专有名词迁移到诗歌品读课堂中来,着实让人眼睛一亮。
且听余老如何启发孩子们:来,让我们把眼光放在××两联上,请任选一联,发挥想象,描绘成一段文字——当美好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的时候,我们用手中的笔把它勾勒出来也是一种学习和享受。
就这样在老师的美读吟诵、注解批注、花式阅读之后,孩子们对诗歌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此时再用手中笔描摹脑中画面,就不再是有难度的一件事。孩子们的思维之门一旦被打开,课堂就燃起来了,孩子们才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
在孩子们“花式”素描中,老师及时予以肯定,再在原有基础上加以精准点拨:比如勾勒时要加以联想和想象,或运用夸张的手法,若能再加上一点点细节、优美的描述出来,那就完美了。
紧跟着大屏幕上展示唐诗素描的范本,孩子们可以在自己勾勒的基础上加以润色。
雨说停就停了,山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山间寺院晚钟的声音,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月亮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碎得满地都是。清亮的泉流漫过石上,潺潺的流向远方。
竹林摇响着喧笑,月光下,长发飘飘的少女提着浣衣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
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中,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仓的收获,穿过夜色,沿流而返。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宁静与闲适,让人好想做一个隐者,把这份淡泊、这份幽静,留在生命的深处。
王维的诗本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来让人如痴如醉,但那毕竟是超级精炼的语言,这段素描式的文字,则更接地气,同时又极富文采,绝对是孩子们描写景物时值得仿效的典范中的天花板。
4.趁热打铁品真情
余老接着带领孩子们向诗歌更美之处漫溯——再回到诗里,更好的感悟个中的美——回读全诗,挑一句最打动你的,写一句赏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孩子们更是七嘴八舌,急于表达自己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课堂学习的小高潮就这样如约来临。
紧跟着余老给出学者的分析,简直又是一绝。
《山居秋暝》写美,自然美,生活美,意境优美;含情,闲适情、陶醉情、画意诗情。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题,秋雨清新,空山清寂,表现优美环境;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幢物,一静一动,有明有暗,状写山间美景;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写人,一视一听,似远似近,描述山中风情;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抒情,秋色迷人,让人留恋,点示高洁情怀。
品读、品位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实录才明白,真正的高手绝对是穿越了教材和各种资料的迷雾森林后,读出了作为老师的独特感悟,把这独特的感悟,借助于深厚的文字功底,流水一样咕咕的表达出来,这就是高手教师的深厚素养和独特魅力。
阅读,悦读,越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