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两女儿妈妈,专注陪伴妈妈们一同成长,已经坚持写关于成长的原创文章第301篇。我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为想要成长的妈妈赋能,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你也为我赋能。妈妈成长,找玉丽!
昨天认真收听了李中莹老师的《心智力》这本书,这是一本教我们人生可以过得轻松、满足、成功、快乐的书。
李中莹老师是谁呢?
在听这本书时,李老师和樊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樊老师说他在做樊登读书时,感觉是非常轻松快乐的,但是身边的人只要一见他就问他说“你肯定特别辛苦吧,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就连他在海边度假,他妈妈都觉得他很辛苦,应该要好好休息,就是他说他很轻松和快乐,大家就都不相信。
李老师说了一段话,他说因为他每次上课都特别的用心,上完课确实是有点累的。然后一次上完课回酒店的路上,见到他的学生每个都对他说“老师,你辛苦了”。
每多一个这样说的,他就觉得自己更累了一点,最后感觉都要爬着回去酒店了。后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次都回答说“我很开心”,反而就越来越轻松了。
这段话让我又产生了觉察,那就是我们绝大部分人,觉得成功都必须是要付出特别多辛苦的。而且常常是看到取得一定成绩的人,我们就会觉得他一定很辛苦,就算他说不辛苦我们也不愿意相信。
为什么不愿意相信呢?因为如果相信的话,一定会让我们自己产生更多的挫败感,别人轻松快乐的就成功了,而我们却苦哈哈的加班加点,依然没有成功,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而且当成功的人说自己很辛苦时,我们才能接受,因为好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借口,那就是自己还没有“吃得苦中苦”。
我们整个社会如此的信念,也导致那些即便已经很成功的人也无法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因为潜意识里大家就认为应该要吃苦的,自己不辛苦就不配享受这样的成功。
原来说到底依然是我们的不配得感在作祟,当我们还没有成功时,我们觉得不配拥有轻松和满足感,那样的话就是不思进取,一旦让自己空闲一点,就会觉得在浪费时间和生命,是十恶不赦的。
我们总是把人生分为很多个阶段和层级,总想着要到哪个阶段才能去享受轻松、满足和快乐的,这样割裂的人生,让我们即便有一天到了那个层级,却也依然无法感受到轻松、满足和快乐。
因为到那时,想要的东西又不同了,这样的循环往复,就是到什么阶段我们都无法坦然的享受轻松、满足和快乐。
我觉得李老师这本书,就是在打破我们这样的思维模式,成功不必是苦哈哈的,只有轻松、满足了才更容易成功。
人生任何一个阶段其实都可以享受轻松、满足和快乐,有这样的思维,我们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大脑产生的催产素、多巴胺、内啡肽等都能让我们想到更多解决困难和度过挫折的办法。
而不是苦哈哈的,让我们的大脑被紧张和压力所控制,把大脑收窄,只看得到困难和挫折,想不到更多的办法。
所以,从此以后我决定不再对别人说“你辛苦了,你一定很辛苦吧”这样的话,因为这也会让听到的人大脑产生真的很辛苦,必须要辛苦才能做成事这样的感觉。
我希望他做成的事或者在做事时,是轻松、满足和快乐的,希望他能够享受每一个当下的轻松、满足和快乐。对待每个照顾孩子的妈妈,我也希望是如此,希望我们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轻松、满足和快乐。
你见到我也可以不要说“辛苦了”哦,多对我表达爱就好了,哈哈……
往期文章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