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432

2025-10-10 四百三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语音整理

本章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孔子对盲人的态度。不仅表现了孔老师富有同情心,也显示出他老人家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场面十分感人。

师,指乐师,名冕。古代的乐官一般都是由盲人担任。盲人主要依靠耳朵来感知世界,我们知道生物学上有一种生理补偿效应,盲人对音乐的感知就特别敏锐。

从文本上来看,本章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难度,就是师冕见孔子,孔老师亲自迎接,引导他进屋。当师冕走到台阶边上,孔子就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边,孔子就说这是坐席。等到大家都坐下来以后,孔子又跟他解说每个人所坐的方位,某某在这边,某某在那边。师冕走后,子张问老师,师冕作为一个盲人,老师对他照顾的这么周到,难道这有“道”在其中吗?孔老师就回答说,是的,这就是对待盲人的方式。因为盲人需要人帮扶引导,随时要告诉他周围的一些人和物。“相”在这里是帮助引导的意思。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点的就是这个“某”。按照周代的礼制,史官在记录史实的时候,诸侯要直书国名和爵位名,比如鲁公、郑伯。也有在国名、爵位名之后加上名或者字的。比如卫侯珩。而卿大夫一般只书国名而不书爵位。大夫以下因其地位比较低,史官在记录的时候只用“某”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在《春秋》或者《左传》里比较多。孔子的弟子如果已经成为公卿大夫,就不能随侍孔子,而随侍左右的应该都是一些暂时没有官爵的弟子,所以孔老师在给客人介绍这些弟子的时候应该一一说出弟子的姓名。但是,弟子在做记录的时候,因为被孔子介绍的这些人,没有爵位或是地位比较低,根据周礼,都要以“某”字来代替。实际上直到现在,有人也经常谦虚地自称某,如张某人、李某人,大概起源于周礼。

孔老师在这里所说的“然”,就是对子张所提问题的一种肯定。“固”就是本来。“相师”也就是帮助盲人。也就是说,在师冕告辞孔子后,子张就问孔老师,这就是你和盲人乐师交谈的方式吗?那孔老师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方式。

从本章我们可以看出来,孔老师的待人接物之道就是不做作,不夸张,让人很舒服,既尊重对方,又让对方感觉到自然。只有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于他人的尊重,他才就会做到体贴而亲切,让对方感觉到很舒适,很自在。孔老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不仅表情上轻松自在,行为上也妥帖周全。虽然他不是盲人,但是他能够体会到盲人的种种需求。这就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一定让别人感觉到如沐春风。所以本章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待人接物过程中要注意细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4-10-13 二百六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
    饮酒扬波阅读 1,280评论 0 15
  • 2025-7-31 四百〇一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饮酒扬波阅读 1,319评论 0 16
  • 2024-10-22 二百六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
    饮酒扬波阅读 1,657评论 0 15
  • 2024-11-25 二百八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
    饮酒扬波阅读 1,306评论 0 16
  • 2024-3-7 一百六十三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饮酒扬波阅读 1,144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