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2018年春节,今天是我第二次回老家。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一年到头在老家呆不了几天。老家,从心中的那份感情逐渐转变为一个地理方位名词。家里的老人,也成了电话那头的一位平安播报员。
我的父母亲今年已经70多了,早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而且父亲还因为糖尿病,眼睛已经完全失明。但是要强的母亲还是坚持种地,我们兄妹几个劝说了几次,都没能说服他们。直到今年夏天,父亲又不小心摔到了腿,母亲这才不再坚持,把地给了别人种。
要不是这回回来,我还不知道今年夏天,父亲摔着腿的事情。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很好,血糖不高,腿不酸不痛,腰,也没事,但其实他们只是不想让儿女们替他们操心。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和父母在一块,而是选择了在外面打拼。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事业,小家庭成了我们的核心,忙碌中,我们不记得老家的方向,想不起老人的容颜,只是在我们疲惫时,可能会想起老家的港湾。于是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得到的都是好的,积极的回应,于是我们又精神抖擞的去面对各种问题。
但其实,家中的老人才是最需要人关注、照顾的。儿女们上学,一般从初高中开始,就会住校。上了大学,多数都不会在老家工作,也不会和父母住在一块。父母盼孩子长大成人、成才,盼着盼着,就成了盼他们能回家看看。
所以朋友们,如果你有能力,就把父母接过去,陪伴他们。如果你有时间,就经常去看看他们,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长长的电话线,解决不了思念,代替不了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