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学生经历的人应该听过甚至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因为某人的成绩不好,老师们将这样的学生定义为“差生”。
差生原来只是基于学生成绩高低而有的一种指代而已,虽然本人并不喜欢这样的评价机制,但总的来说,到这一步其不合理性尚且在可控、可接受范围。
不过有意思的是,人们似乎天然的具有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这就导致“差生”这样的称呼渐渐变成了“坏孩子/坏学生”,到最后,差生即是坏学生的等效评价机制就被更多人接受了。
说一个大家可能听过的一个故事吧——
班上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学生都在班主任的课堂上睡觉,老师拍着最后一名的桌子吼道“你看看你,一上课就睡觉,怎么就不知道好好学习!”。
这时候学生就问了,“老师您看某某不也在睡觉吗?为什么你只说我不说他呢?
”老师继续吼道,“人家是睡觉都拿着书,你怎么不学学?”
故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呢?明明就是一样的情形,到了老师那里,因为成绩的高低,老师就自动给定了性。
你也许还会记得类似的情形,同样的错误,老师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总会有些偏袒,或者说,老师们对于那些学生的容错能力天然提高了。而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们的容错能力就没那么高呢。这也就导致有时候明明大家犯错一样,差生总会被“照顾”地多一点。
作为曾经的差生,我能深刻感知这样的区别对待可能给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在当下他会觉得,只要学习好,哪怕自己犯点错也没啥,老师会向着自己。
那么同样的,在以后长大了,只要自己是个“成功人士”,哪怕自己做错了事,大家也不会怎么责怪自己,反而会为自己找合理的说辞来为自己开脱不是吗?
同样的不爱和人说话,不成功的人被说成是“性格孤僻”,是个怪人,成功人士则被大家鼓吹为“高处不胜寒”。
同样的不注意自己的穿着,不成功的人被说成是“不修边幅”,成功的人被说成是“不拘小结”。
同样把“鸿鹄之志”念错,我只会被说成没文化,但北大教授会有人帮忙做各种考证,论述他这样说的合理性。
看,成人世界以“成功”这条线来评价大众,所以,同样的言行举止,会被人用不同的态度来评价。而作为学生的孩子,当大家都以“成绩”这条线来评价他们时,成绩的好坏最后也就决定了同样的言行举止会被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了。这里我倒好奇了,你说是成人从学生们那里学习了这样的评价方式,还是学生们从成人那里学习了这样的评价方式呢?
其实当成绩高低已经开始影响老师对于学生言行的公正评价时,问题就已经埋下了。
在这一点上,家长们和老师们其实有着一样的逻辑——当学生有争端时,家长会习惯问自家小孩儿,某某的成绩怎么样,当得到成绩好坏的确认回答后,家长们会有“所有所悟”的感觉,自以为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谁对谁错。
到这里,一个特别神奇的逻辑就出现了,明明成绩只是评价应试能力,或者至多算是学习能力的高低,现在居然被老师和家长自然地变成了一个人各项表现的综合价标准。然而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用这个逻辑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有意识去思考这个逻辑的合理性,怪哉怪哉。
不过我还是试着给出一个也许不那么正确的解释——
人们天然具有往大家以为的样子发展的趋势,可以是好的,可以是坏的,可以是事实项的,也可以是逻辑项的。
大家可能听过一个有意思的教育实验——一群教育专家随机选出两组学生名单,并告诉老师哪组有潜力,哪组不行。几个月后,那些被认为有潜力的学生,展现出了他们的“潜力”,而那些认为不行的学生,真的不行了。
同样的,当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天然认为差生就是一个错误中的犯错方,犯错的就是坏孩子时,学生们也会慢慢接受这样的逻辑,即,我成绩不好,我会犯错,我是个坏孩子。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全是扯淡,却又在其中不能自已。
有意思啊。
“常以爱语安慰众生”,这是我想分享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