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要先向张小龙表达敬意,很多思考都是非常纯粹的,而且至少目前以我的眼光来看,很有洞察力的。
先整理了前三个观点:
1: 简单即美
2: 像上帝那样了解人性
3:群体和个体
图片具体地址:
文中我觉得最精彩的观点:
1 - 最原始+最简单,才能直达本质,而不纠结于微创新。####
比如:对于APP而言,点击,左右滑动,上下拉动,摇晃,这些都是非常原始的动作,是用户不用学习不用记忆,就自然而然会做的动作。
比如:贪嗔痴的驱动,马斯洛需求几个层次的驱动,都是人性的原始的驱动。不需要你去奖励他就会去追求,你阻拦他他会和你急的驱动。
在这样的驱动下,用简单直接的交互就能完成任务的产品,一定是极好的产品。
比如微信的摇一摇,美颜相机的一键美化,手绘功能。
2- 规则越简单,用户才越能与之共同演化,创造出惊人的产品结果。####
如微信本身,如漂流瓶,如直播,如B站弹幕
文中有几个我不认同的地方,摘录如下:
1 - 在讲到产品关键是要做“爽,好玩”的体验,而不是只考虑逻辑和实用时:
有一次我在一个聚会,来了好几个女生,我跟她们说装一个微信吧,她们问为什么。我说装微信可以免费发短信、发图片,省了彩信的钱;还可以直接说话,连打字都不需要。这几个女孩没有一个有兴趣,很奇怪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然后我现场给她们演示了一下,说你看附近有很多美女,我可以跟她们直接打招呼,这些人立马两眼放光,一个个拿出手机让我帮她们装。我当时都很震撼,这两个差别会这么大。我承认我当时对人了解太少了,但是真实的结果就是这样子的。
这一段的事实是可能的,然而结论我并不认同。
我更认为是,一般用户是很难将功能和逻辑对于 到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比较难以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听到你介绍的时候会无感。
但是,当你说清楚具体在什么场景下可以起到什么作用的时候,对方马上理解,于是感兴趣了。
2 - 讲到韩寒不玩微博:
实际上微博是构筑另一个自我的地方,就像我们平时在生活里通过各种行为来构建一个自我。那里面爆出来很多人心的缺陷,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不需要写微博的,比如韩寒不写微博。韩寒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他说他为什么不写微博的原因,我当时说了一句话:韩寒对微博的用户心理分析得这么清晰,他要不做互联网产品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的一大损失。
可是韩寒后来还是写微博了,而且和徐静蕾的互动还一时风头无两。
想看原文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