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老艾年纪大了,他把儿女叫到跟前,和他们诉说往事。
当年,还是少年的老艾,跟着叔叔从安徽南下,辗转经过上海,来到香港,从香港去了台湾。这一去,就是三十几个年头。
老艾谈到当年,从香港坐船,在床上的时间,就像进入另外一个时空。本来二十四个小时的世界,彷佛变成四十八个小时,感觉时间变得很漫长。
他的肚子很饿,但身上没有粮食。奇怪的是并没有人在喊饿,连肚子咕噜咕噜叫的声音都没有。可能大家都习惯了那样的饥饿,就像习惯了离别。
时间感变长,让老艾开始有点恐惧。他没有坐过那么久的船。身边都是腐臭的气味,加上浪涛摆荡,几个人开始出现晕船的症状。有的人直接呕吐,呕吐的场景和味道,接连引发更多人的不舒服。
老艾快受不了,他的叔叔见状,掏给他一小口放了两个晚上的锅巴。
老艾吃得很慢,生怕一下子就尝不到食物的滋味。
很奇妙的,他越是嚼得慢,那饭就像是会繁殖一样,怎么都吃不完,还能尝到各种复杂的味道。
凭着那口锅巴,船缓缓的靠岸。
心理
开头的故事诉说著现代人的悲剧,随著人生的进展,我们会发现越来越难专注在某些生活的细节上。
我们忙著上班,三两口吃下嘴里的食物,没有仔细咀嚼,更没有仔细品尝。
我们忙著应酬,混著喝了好多好多的酒,即使这些酒再名贵,也失去对风味的欣赏。
这种虽生犹死的感觉,漫步在生活的每个片刻。然而,当我们回顾过往,你是否曾有这样的感受?
在刚出社会工作的时候,生活困顿,反而过得简单、开心。后来有了车、房、家庭,反而烦恼的事情更多了。
或者在青葱岁月时的恋爱,牵牵小手就能给人大大的满足。如今,可能一连谈过几段恋爱,睡过几个人,却再也没有当初的悸动。
所以从叙事治疗的角度来说,谈写作并不是要我们马上提笔,「贪图」写作,而是通过写作之前、当中过程和之后,仔细的去体察内心的心理变化。
那什么又是心理呢?
当我们谈「心理」这个词,很多时候聚焦的好像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实际上,我们更多谈的是「心理活动」,也就是心理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名词,而是动态活动整体。
譬如当我们说「我很伤心」,这个伤心有很复杂的变化,并连带的有身心之间互相影响的连锁反应。
并且当我们谈心理活动,我们的主要认识来自于我们自身心理活动的经验。而每个人对于快乐、悲伤、恐惧、不安等心理活动,各有不同的体会。
但正因为对于心理活动的体会如此抽象,加上个人化的特征,所以使我们反过来能够超越现实世界的框架,超越我们的感官,达到一种前所谓有的层次。
譬如结合禅修与心理学的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在《踏上心灵幽径》(A Path with Heart:A Guide through the Perils and Promises of Spiritual Life)这本书,就谈了许多内在体验与外在体验交融,使体验者的心灵强大,终得治愈的过程。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心态决定一切」。
如果康菲尔德谈的更多是修行,那么哈佛心理学家朗格(Ellen Langer)的知名著作《专注力》(Mindfulness)中,谈的更多是如何通过科学化的心理学,达到与禅修同样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厘清一点, “Mindfulness”除翻译成「专注力」,在心理学界更多称其为「正念」。
正念来自积极心理学,结合了禅修法门,是东西方心理学交融的当代显学之一。
郎格提出了几点,帮助我们增加对生活的感知与觉察能力。专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但却是很珍贵的心理状态。这种专注指的不是专心做一件事,而是将自己的心摆放在一个安定,不受干扰的状态,好使我们能清晰明了认清我们自己,认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清我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
然后我们就能自我安放,不再因外在事物变迁,引起我们对生活的不安。不再因为我自身随着年纪老化,随着看见人们生老病死,产生存在的焦虑。
所以比起专注,或者正念,也许我们也可以称 “Mindfulness”为「沈静」。
为什么现代人无法沈静,朗格认为:
1. 习惯性重复
某些事情,我们未曾思考就不断的重复去做,以至于我们其实不断重复它们,却从未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就像流水在线的员工,他们注意力并不在当下,只是像机器人一样重复动作。
2. 思维固化
有时在我们真正的理解一件事之前,我们就因为片面的经验,下了过于粗浅的判断。好比一个人刚好踩到狗屎就接着遇到倒霉事,他就认为踩到狗屎必定倒霉,形成一个似是而非的推论。
3. 迷信「资源有限论」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限定,以为超过某个限度的事情,自己肯定做不到。但往往有些事情需要我们长时间的专心投入,才有结果。可一旦我们肯定自己做不到,我们就不会尝试,因此就更觉得自己做不到。
4. 线性时间论
将生活的意义等同于时间的流动,但实际上时间只是一个客观的数字。生活的意义因为我们专注于过程,便能在过程中得到快乐。就像人生只有计划表,没有时间表。我们不能判定自己的努力肯定在几年几月几号开花结果,但往往线性时间使我们更多的关注于结果,而忽视了当下的每个瞬间。
5. 功利化教育
「成败论英雄」、「结果决定人生价值」的口号,让人们活在惶恐之中,好像身边随时有个人在告诉你该怎么活,不这么活你就错了,你就完了。因此人们很难专注于生活本身,他们的心力几乎全用来抵抗恐惧。
6. 场景的力量(根据场景和关联思考做出判断)
当我们身处在一个环境,或着一个角色,总是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使我们以为我们生来就该那么活。
总的说,如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心理学家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把受试者分成犯人和狱卒,结果他们真的投入在角色中,产生了心理上的变化,包括狱卒对犯人的欺压等。都显现如果一个人过份投入于场景,他可能就会失去改变自己的希望。
方法
环境、角色是固化的,我们的心却是灵活的。好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只能按照一种老师提供的学习模式学习。我们可以反过来,去改变这个场景,或者改变我们在场景中的角色。
只有当我们让心灵自由,我们才能真正完整的感受我们的生命,沈静在属于我们自身的幸福之中。
譬如在克.吐温(Mark Twain)的小说《汤姆历险记》中就有那么一个故事。
婶婶叫汤姆刷油漆,汤姆看到好大一面篱笆,根本懒得刷。但他想到一个点子,每次有其他小朋友经过,他就会拿起刷子在墙上,用快乐的样子画画,好像乐在其中似的。
小朋友看了很好奇,也想试试刷油漆,汤姆还一副舍不得的样子。结果他的行为反而激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并且他们也真的从中得到刷油漆的乐趣。
当我们把刷油漆看成是工作,想起那些乏味的经验,我们可能就会让自己还没开始刷就感到万分痛苦。但当我们改变心态,打破固化思维,以及他人架设的场景,我们就有力量为我们自己设定新的角色,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在场景中找到新的快乐。
在进入叙事治疗的初步阶段,我们不用急着动笔。我们可以先试着检视自己的生活,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场景,新的角色。
我们可以这么做,走进文具行,挑选我们喜欢的纸和笔,想想怎么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书写环境。或者我们做一个新的尝试,过去我们都是待在同一个房间的同一张桌子,这次我们可以换个咖啡店。
和过去书写其他东西不同,即使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写,那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先感受一下笔尖摩擦纸张的感觉。或者第一次使用钢笔,有点手忙脚乱的陌生感。
我们先试着过这些「新」的体验,让自己明白,这个世界充满各种惊奇,我们的生活还有好多种选择,还有好多没有走过的路。
结语
这次一切都是新的,我们可以为自己做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