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间纷纷扰扰,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的产生。无论是邻里之间,还是手足、夫妻之间,均会产生各种摩擦。
面对摩擦的产生,每个人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有人会撕破脸,斗得你死我活,到最后谁都没有好下场。而有人会选择退让一步,以好聚好散收场,减少无谓的争吵。
看过一则故事: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彼此间各退让一步,有利于矛盾的化解。有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时间拖得越久,一味地纠缠,对双方都不利,损失只会更大。
2
再看看下面这个故事:村庄里一条河面上有一条独木桥,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某天有两个人同时走上了桥,在桥中间相遇,他俩对望一眼后,第一个人说:你走回去吧,我赶时间。另一个人就说:我都走到一半了,还要我回去?你赶时间就让我先过去,否则我不让你,你也过不去!第一个不肯退让,于是两人大打出手,最后一起掉下了河水之中。
若是有人愿意退让一步,结局就不会是都掉入水中,而是平安无事的过桥,少了无谓的纷争。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原本和睦的一家人,一旦涉及金钱问题,矛盾立马显露,若是谁都不让步,矛盾只会激化,不仅伤了彼此的感情,还伤害身心健康。原本良好的夫妻关系,因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真吵不休,长此以往,不利于双方关系的和谐共处,若是有人肯率先退让,不至于让事态发展得太严重。
矛盾无处不在,若出现了问题,要做的不是激化它,而是为了尽早解决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矛盾产生时,适当的退一步,不失为一种选择。
下棋的时候,会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看似是在退步,其实是为了接下去的前进做好铺垫,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退一步,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各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