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8)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虚而不满,里面所蕴涵的内容和运用的领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博大渊深,看起来好像是万物万有的总源头。

通过不断打磨锋锐突出部分,解读分析意见分歧部分;融合各方光辉闪亮部分,就会形成共同观点,与万物同踪迹。

多么清澈呀,似乎存在一样。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生出道、演化出道,不知道如何传下来的,只知道它出现在天帝之前。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不讲仁慈不仁慈,对待万物如同对待草扎的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讲仁慈不仁慈,对待百姓如同对待草扎成的狗一样,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它空虚飘渺但不枯竭,越鼓风量会越大,生生不息。话语太多,常常会离道远说不清楚,不如一切按照各自的规律生存进化发展着。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称为玄妙的母体。玄妙母体的生育之门,这称为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永存而看不见,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是永世长存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因为它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自身。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有益于万物,不与万物争利,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因为有功劳而与世无争,所以没有担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2年10月7日开始阅读 小雨凉冷 第01章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无...
    苏缘sharon阅读 3,388评论 0 2
  •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解】能够...
    Sally爱分享阅读 3,335评论 0 0
  •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那人在灯下_阅读 5,926评论 2 16
  •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
    天涯海角_a50e阅读 4,738评论 1 2
  • 第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
    南歌吟阅读 2,7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