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听到和被听到的话,家长、老师、上司、老板应该都这样“教导”过我们。是呀,认真的态度的确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一种品质。特别是上学的时候,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要求孩子们“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学习”,“认真做作业”。于是许多孩子们一路认真地成长,一路认真到大学,认真到大学毕业,认真到七彩缤纷的现实社会。
于是发现了一个完成不同的观点,体会到了一个几乎是颠覆式的观点“认真你就输了”。于是他们迷茫了:有些继续坚持事事认真的态度,结果被撞得体无完肤,还在那里苦苦挣扎,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还有些重塑世界观人生观,于是对事事都不认真,开始浑浑噩噩,进入一种混吃等死的混日子状态,满嘴地跑火车,没一件能落到实处,被揭露了真相就会说一句”谁认真谁就输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到底要不要认真?一提到认真两个字,我们想到了什么?仔细,努力,坚持到底,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差不多就是这些类似的词语来解释吧。从注意的学术名词来解释的话,认真是个体把自己注意的焦点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从而更深入更彻底地将此事情或问题弄明白弄清楚,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才会把焦点转移。这就是个体对某件事情认真对待的表述。
那么接下来再来分析为什么要认真了。当然我们工作和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必然去面对和解决的,是不能逃避也无法回避的责任,至少在我们没有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离开学校之前,工作和学习就是我们已经做出的承诺和责任,是我们答应老板和家长,更是我们已经答应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所以,至少在工作和学习这两方面,我们是必须要认真的。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认真你的输了“的事情出现?这是因为进入社会当中,形形色色的社会大舞台上,我们会遇到纷繁芜杂的各种事情与问题,有些是与我们有关的,有些是与我们无关的,有些是关系很多的,有些是关联很少的;有些是表面帮助实际伤害的,有些是表面伤痛实际有益的。如果别人随便说了句笑话,你就觉得他是在讽刺和嘲笑自己,或是在暗示什么,也许这就是太过于认真了。或是你更应该去做的,是思考下我对这个人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或期待。
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分辨、去鉴别,哪些事情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为什么要去做的。而这个问题,才是我们最应该认真去思考和探索的。作为成年人,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身份,我们以后要实现什么目标,做某一件事情要达到什么目的。
一旦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自然而然地已经能够筛选出我们身边各类事情和问题跟我们的相关性有多少,重要程度有多少,紧急事件有多少,这样就能很认真地去做每一个应该认真的事,而去应付每一件“认真你就输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