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台都在播一些与家有关的内容。想想,有一段时间没给妈妈打电话了。为什么不说没往家里打电话呢?或许是因为,家在我的心里是颠沛流离的代名词吧。
父母辈成长的年代,活着已是不易,能拥有的已不能更多.读书如果没考上大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高中毕业后,爸爸回到家开始拜师学艺,然后认识了妈妈,结了婚,有了我和弟弟.
第一个家是爸爸用手艺换来的,后面做生意,搬了4次家.再后来搬到县城又搬了8次(不包括店面的搬迁).18年的生涯里,跟着父母搬了12次家.我不觉得烦,因为每一次搬家最累的都是妈妈和爸爸,每一次搬家都预示着我们越来越好,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只是我们没有这么幸运.
<pre>
来到杭州,我的住所是这样的
2009.2 同学家
2009.3-2009.6 蒋村商住区 农民房,顶楼,没有空调,安全系数低
2009.6-2010.1 嘉南公寓 小区 合租主卧
2010.1 文苑 老小区 单间书房
2010.1-2010.7 政苑 小区房 单间次卧
2010.7-2011.9 圣苑 小区房 和朋友整租
2011.9-2013.3 耀江文鼎苑 小区房 合租
2013.3-2015.7 雅仕苑 老小区 合租
2015.7-至今(2017.1) 蒋村西溪人家 新小区 整租</pre>
不断地搬家,不知不觉中就模糊了我对家的概念.当然也只有在搬家的时候才会想着,有个稳定的住所就好了.也更加明白,中国的房价为什么会这么夸张?以及最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子里住着的人.
小插曲
蒋村西溪人家是朋友转租给我们的房子,有些特殊原因,所以我确实是低于市场价租到了这套房子.最开始说好可以住三年,基于信任,兴高采烈地搬到了这里,花了1w多置办家电.住了大约9个月的时候,跟我说,明年她小孩读幼儿园,想自己过来住.心想着确实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房子,不同意也不合适,就把买房这事提上了日程.刚开始我们比较中意宝嘉,但是18年才交房,为了能尽快地搬走,我们选择了二手房,11月交房后就进入了装修阶段.想着10月份搬过去,这样自己可以少搬一次家,也期待对方可以给予一些谅解.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前几天通知我们4月份要搬走.这我可就不同意了,我是低于市场价租了你的房子,但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心知肚明.
虽然我搬了很多次家,但是对于这一次,我是很抗拒的,首先,这次交易的基础是朋友,一次为难我已经接受了,再来一次,这是朋友所为吗?其次,我的房子已经在装修,不说搬家多辛苦,短期的房子肯定是不好租,这种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行为自私.再者,作为房东,一开始承诺可以住三年,10个月提出,自己要来住,18个月通知下个季度让我搬走,不能说你提前了时间通知我,就不是违约行为,凭什么我同意找到合适的房子搬出,让你们出相应的费用还不愿意?年底了这事很闹心,但我没打算轻易让步,因为人不是这么做的
愿所有的灵魂都有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