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好日子

早上醒来,先摸出手机看时间,刚过五点钟。秋红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入睡了。

秋红今年六十岁,十年前从酒厂退休,每月退休金不高,总归比没有好太多。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大,睡眠越来越不好。晚上早早上床,愣是睡不着,总要翻腾到半夜才能入睡,早上很早就醒了。

秋红不想马上起床,就闭着眼在床上又躺了一会儿,百无聊赖地想着心事。自己这身子骨,从年轻时体质就差,现在上年纪了,白天干点活儿,就累得腰酸背痛,还时不时地来一场感冒、头疼脑热的,浑身没有力气。可是天天好多事情等着自己呢,哪闲得下来。

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真难呀!

好在几年前女儿顺利考取了县公立幼儿园的教师职位。又经人介绍和女婿结了婚,女婿也是公职人员。生了个外孙,一家人欢喜的不得了,平时他奶奶带着,周末女儿一家三口回来,张罗着给他们做些好吃的,常常都觉得力不从心。如今,外孙已经五岁了,上幼儿园接送也是他奶奶。女儿这边现在是不用自己多操心了。

可是老伴的身体又出了问题。两年前老伴退休,又到朋友开的物流公司去帮忙,一天到晚忙得顾不上回家。半年前身体不适,常常浑身无力,饭量见长,却明显瘦了不少。到医院一检查,血糖高得离谱,住了半个月医院,从此离不开降糖药。不得不把工作辞了,专心在家养病。

秋红静心听了听,外面没有动静,她又看了看手机,才刚刚五点半,时间还早,天还黑着呢。自从生病后,老伴吃药的同时,每天早上都要出去晨走锻炼身体。现在指标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不再那么高得吓人。

前几年自己睡眠开始不好,老伴就从主卧搬去次卧住了,这样互不打扰。秋红每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多少也会影响到他,关键是他那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让本来就睡不着觉的秋红,更加的心烦意乱,越发得不能入睡。

想过了女儿、老公,思绪不由自主地就回到了父母身上。秋红的父亲八十八岁,母亲八十六岁。秋红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是老小。这么多年来,照顾父母的责任几乎全在秋红一个人身上。

父母盼儿子,生了三个女儿,最后才盼来了儿子。弟弟是父母的宝贝疙瘩,从小就惯得不成样子。家中三个女儿,吃的穿的用的都尽着小儿子,姐姐们还得看弟弟的脸色。稍有不顺,惹弟弟不高兴了,挨训挨打的永远是三个姐姐。

秋红比弟弟大七岁,有弟弟那一年,她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父亲在县机械厂上班,母亲在水泥厂上班,离家远,祖母帮着做家务。没有弟弟的时候,祖母不待见三个孙女,有了弟弟后,弟弟更是祖母的心尖宝贵,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

秋红放学回家要帮着看弟弟,做作业永远没有看护弟弟重要。姐姐比秋红大两岁,那时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性子强,因为祖母、父母的偏心,看到弟弟就想瞪眼睛,父母使不动她,虽然也打了、骂了,但打归打,骂归骂,要说让哄哄弟弟,总会找各种借口,当然最多的借口是做作业。时间长了,父母也任由她了。帮着照看弟弟的任务就成了秋红一个人的事了。

弟弟特别难带,总想往外面跑,还是孩子的秋红,总是寸步不离地在后面跟着。弟弟不高兴了,还会冷不丁地抽秋红一巴掌。不管什么原因,弟弟哭了,挨打挨吵的永远是秋红。

每一次不多的家庭作业,读课文、背诵、默写生字,秋红都没时间做。临睡觉了慌里慌张读两遍,潦潦草草写了完事。第二天上课,老师提问,好多时候回答不上来 。起初还受老师的批评,时间长了,老师也似乎懒得说了。弟弟大了,又带妹妹,秋红也慢慢对学习没了兴趣。等上了初中,知道学习了,赶上了些,最后还是没考上高中。正好县酒厂招工,就到酒厂去做了装酒工,一直干到退休。秋红刚上班的时候,每月挣的那点钱,几乎都交给了母亲。

姐姐高中毕业那一年,星期天几乎没回过家。偶尔回家一趟,也是带上钱和粮票,就回了学校。亏得姐姐有志气,那年考了个很不错的大学,学医的。毕业后在省城一家大医院工作。后来妹妹也考上了师专,毕业后在县二中当老师。

在父母的娇惯下,弟弟的学没上成,混了个初中毕业,接了父亲的班,进了机械厂,还是不好好工作,怕吃苦。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儿子,夫妻俩三天两头的生气。不久,弟媳撇下儿子,和弟弟离婚了。

那时候祖母已经去世,母亲也退休了,正好在家带孙子。可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又常年劳累,白天黑夜照顾孙子,身体又吃不消。那时秋红的女儿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白天送去幼儿园,晚上才接回来。这以后的两三年,秋红晚上下班后接上女儿,好多时候都是带着女儿住在娘家,帮着照顾侄子。

后来弟弟又找了个媳妇,弟媳又生了个女儿,父母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房子,一家三口搬出去住了。

近些年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又动不动就生病住院。姐姐在省城医院,工作忙,离家远,妹妹在中学当老师,天天要上课,工作也耽误不得,弟弟更指望不上。

父母心疼儿子,说儿子下岗后开出租车,白天黑夜地在路上跑,太辛苦了,不出车又没钱赚。老两口那不多的退休金,有相当一部分贴补给了儿子,自己的大小事情,一概不会找儿子,就是生病住院,都不愿意给儿子说,总是第一时间给秋红打电话。

半年前,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第一时间给秋红打电话。秋红跑回家,看母亲的腿一点不敢动,怕是骨折了,就走到一边,打电话告诉了弟弟,让弟弟回家商量,是不是需要送母亲去医院。

弟弟回家后,父母知道是秋红打的电话,还埋怨秋红不该给弟弟说。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左腿骨折,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秋红白天黑夜在医院照顾。中间妹妹星期天去医院接替秋红,让姐姐回家歇歇。这中间,只要弟弟一去医院,母亲就赶儿子走,要么让儿子去跑车挣钱,要么回家休息。

母亲刚住院时,姐姐回来了一次,召集姐弟几个,商量父母今后养老的问题。姐姐心疼秋红,这么多年在照顾父母方面,秋红付出最多,现在毕竟年纪也不小了,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轮流也不现实,姐姐离家远,虽然退休了,可是被医院返聘还在继续上班。妹妹也还在上班,让弟弟不挣钱在家照顾父母,也不合适,况且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母亲住院期间找个护工,出院后,如果护工愿意,母亲也同意,就让护工跟着回家。如果不行,提前找住家保姆,秋红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回家看看。至于费用,姐姐拿三分之二,妹妹拿三分之一。

秋红提出异议,愿意自己也拿一份,姐姐说,你和弟弟条件差些,而且你照顾父母的时候多,就是有保姆,你也免不了经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做事。我做姐姐的,对父母照顾的最少,我多拿点,应该的。至于弟弟,这么多年,姐姐们照顾他已经成习惯了,就这样定了。

和母亲商量,母亲说啥也不同意请护工,姐姐什么话都说了,最后母亲只同意出院后找保姆。

保姆是提前通过中介找好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挺壮实,看起来很能干,快手快脚的,出院的当天就上班了。

老太太出院回家时,从车上下来,秋红本来想让母亲左手拄着拐杖,自己搀扶着,慢慢往院里走的,谁知保姆背起来就走,脚步稳稳地背到屋里,小心地放到床上。

然后把母亲收拾得服服帖帖的,秋红愣是没插上手。接着就洗手做饭,不一会儿,应母亲的要求,稀面条,烙油饼就摆到了堂屋的餐桌上。

秋红把父亲搀到餐桌旁,就到卧室里去扶母亲起床,想让母亲也到餐桌旁来吃饭。在医院的时候,医生一直叮嘱,回家后得多锻炼行走,母亲也试过借助拐杖,慢慢的是可以走的。

可不管怎么劝说,母亲就是不愿意下床,非要在床上吃,并且说在医院输水,针扎得两只胳膊都是疼的,抬不起来,非让保姆喂她。

因为母亲是小腿受伤了,手、胳膊都没事,找保姆的时候,压根就没给保姆说需要喂饭。这保姆第一天来,突然就让人家喂饭,秋红觉得过意不去,还怕人家不干了,一走了之。就主动说自己来喂,可是母亲不干,竟少有的赶秋红回家,说秋红累了这么多天,回家歇着吧。

保姆没说什么,很爽快地端起饭碗喂饭,秋红就到外屋招呼父亲吃午饭。听到卧室里母亲在埋怨,油饼太咸了,面条没滋没味。秋红就扯了块饼,吃了两口,觉得软香软香的,不咸呀。秋红有些担心,知道母亲难伺候,这保姆第一天来就挑剔上了。看着这保姆挺好的,能不能留得住还不一定呢。

这以后的两个月,小红经常往娘家跑,本来离得也不远,有时候甚至一天去两次,去了也会帮着做一些事情。

可是毕竟自己的生活正常了,也能按时给老公做顿饭,这是多年来没有的事情,心情好了,睡觉也香了,自己感觉都胖了点。

周末妹妹也会回娘家,吃的用的大多秋红和妹妹都买了,临时需要什么,父亲也会拿钱让保姆去买。保姆人踏实,干活也麻利,除了照顾母亲,一日三餐、屋里屋外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家人都觉得,这保姆不错。只有母亲不满意,也无非是些饭咸了淡了,水热了凉了的一些小事。

保姆家就在城边,每周日休息一天。时间长了,知道保姆的丈夫在南方打工,那里收入高。保姆家有一对正在读高中的双胞胎儿子,哥俩学习成绩都很好,保姆出来打工,和丈夫一起为儿子攒上大学的学费。

可是,三天前,妹妹去给保姆结第二个月的工资,恰好秋红也在。保姆为难地告诉姐俩,她做完这个月就不做了。不要工资,再多做两天,到周末再走。秋红姐妹俩把保姆拉到一边,询问为什么突然不做了,再三挽留,保姆才吞吞吐吐说出了原因。

两个月来,母亲一直不想让保姆待在这里。本来是腿受伤了,但是一天三顿,自己不用手吃饭,非得让保姆喂,还百般刁难,斥责。保姆说了,这都还不算啥。

本来和保姆谈的时候,保姆是单独住一间屋的,讲好的照顾老太太睡觉后,就可以回自己屋休息,夜里过去看两次,问问要不要喝水、解手就行了。白天不做事的时候,扶老太太在屋里、院里走走,适当地活动活动。

可是从第三天晚上开始,母亲就要求保姆和她睡一个屋,把家里原先的一张折叠床放在大床旁边。这个秋红回去就看到了,当时保姆没说啥,秋红也觉得睡一个屋,照顾起来更方便,也就没吭声。

保姆说,两个月来,只要母亲晚上不睡觉,自己也别想睡觉,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解手,一会儿要翻身。每一次都是把水兑成可口的温度,递给她了,抿一下不喝了。特别是夜里觉得空调凉了,把夏凉被往上面拉一拉,自己也不伸手。白天要做事,晚上睡不好,两个月了,实在熬不住了。

保姆还告诉秋红姐妹俩,母亲经常半夜三更向她抱怨,姐妹几个不孝顺,老大离得远不回家,她这一来,家里这姐俩也不照面了。花几千块钱找她来,根本就不值得,每天就做三顿饭,衣服是洗衣机洗的。还不如把钱拿给你们弟弟,也免得自己的儿子,也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开出租车挣钱。末了,保姆说,这老太太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们几个女儿都做得很好了。现在农村的老太太,也知道体谅自己的儿女,没这么要求女儿的。

今天就是周末了。吃过早饭,保姆就要回家了,姐妹俩到底也没有挽留住。妹妹已经把这事打电话说给姐姐了,一会儿秋红就得赶紧回娘家去,晚一会儿,老母亲又该不如意了。说不定从此秋红又得像几年来一样,差不多要天天守在娘家了。

昨晚秋红把这事告诉了老伴,秋红知道老伴不高兴,不过不高兴他也没说什么。这么多年,已经成了习惯,也难为老伴了。

父母老了,总得有人管吧!只是近两年自己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照顾老人,不只是体力的付出,父亲还好点,不那么唠叨,遇上母亲这样不省心的老太太,整得人心力交瘁。

秋红听到老公出门的声音,看看时间,马上就六点钟了,她躺不住了,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先简单地洗漱,然后做早饭,吃过了早饭,一定得趁保姆走之前赶到娘家,送送这位保姆妹妹。虽然辞工了,也应该感谢人家照顾了母亲两个月。这两个月,自己确实轻松了不少,身体也觉得好多了呢。

窗外依然很黑,天还没有亮。锅里煮着粥,秋红站在厨房的窗前,看向窗外的马路,路灯已经熄了,路口的红绿灯在黑暗中不断地变换着。

忽然,马路边传来了高亢的喇叭声,宋祖英那甜美欢快的歌声清晰地传进了耳朵。“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又是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歌声唱着,很快便远去了。

一下子,秋红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她想象着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哥,或者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在黑暗中奔赴在去赚钱的路上,才这么欢喜呢!

这日子对自己来说,何尝不也是好日子呢?老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女儿一家生活美满,自己六十岁了还有父母可以陪伴,姐妹、姐弟相处融洽,这日子好着呢!

秋红想好了,如果母亲坚持不愿意找保姆,自己就还和以前一样,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父母那里,陪他们度过晚年。这么多年了,自己早不在意父母会唠叨什么了。每个人来到这世上的责任,应该不一样吧!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尽心做事,不多共情,尽量保持好心态。

有了答案,秋红心里轻松多了。不觉也哼唱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三天,如果不谈忧伤,都是我的好日子。 27日是闺女的生日,28日是我的结婚纪念日,29日是小儿子的生日。 这些日...
    寻你然后不见阅读 4,235评论 9 21
  • 按:昨天试着写了个短篇小说,写故乡当下的婚嫁情况,在此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指正。 因为总是晚睡而难能早起的晓梦,...
    朴心居阅读 4,149评论 1 39
  •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星期一 农历三月十二 早上起床 外面炮竹声声 今天是结婚的日子 一边把...
    琴剑书生阅读 767评论 0 3
  • 今天是个好日子,老弟终于靠自己的努力在省城买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从此万家灯火,以后也有他的一盏了。 为了分享这...
    素洁要逆袭阅读 748评论 0 5
  • 第一次知道小黄人的存在是在聊天时,猪猪小姐说他们办公室新来一位小鲜肉,人很好。后来偶尔聊天中提到他,猪猪小...
    风筝有风海豚有海_e0a7阅读 3,5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