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通“否”)?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说:
生活或说是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安贫乐道。无须去筹谋焦虑什么,但有一箪食一瓢饮便很知足。左手执卷,右手抚琴,闲来种豆,兴至游山。俯察万类同在,仰观轻云出岫。转身南山菊开,回首岁月悠悠。
注:
《酬刘柴桑》,陶渊明所作。刘柴桑名刘程之,和陶差不多,都是爱隐居求道而不爱做官的人。又都是一个旮旯里,因而有酬和唱应之谊。
陶渊明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就不多说了。摘录这首诗来评说,只要因为“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两句。当然,还有“慨然已知秋”这一句。
蓬歌昨夜醒来三次,今晨忽见门前花开花落,突然就心生感慨。自从不写小说,已有两月余,闲居无事,才觉岁月轻飘,一不小心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岁月是无情的,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它不管人间的事,它只低头走自己的路——恒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管遗憾也好,美满也好,一概铺盖淹没带过。
读书那会,男生喜欢叫蓬歌“东邪”,因为确实够邪性,邪起来老师都敢揍;女生喜欢把我跟五柳先生并论,因为爱吟诗写文、放浪形骸,老想着归隐田园,过与世无争的生活。
人世间的事,本来就概念很模糊,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你不愿意融入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里,就只能远离以求独善其身。有人说,这世间最痛苦的人,莫过于看透了一切的人。也有人说,这世间最勇敢的人,莫过于看透了一切,而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这两种说法都对,只是还是可以有得选择。像陶渊明,看透了一切,退隐田园,选择寄情山水间,不也是很热爱生活吗?我甚至能从他的文字里,嗅到一股近乎狂热的追逐情绪。许多人都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有消极的态度在里面。但他们显然都有一只眼睛戴上了眼罩,所以看不见生活其实是多元的。所谓积极,并不是指你必须出来做官,去经商或经营世务,去跟别人争夺生存的资源。以一颗赤子一样纯净的心去拥抱安宁自得的生活,谁说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再没有比安贫乐道,和知足常乐更积极的态度了。亲爱的,你说是不是?
你知道生命存在的意义吗?至少你知道,人一代接一代活在世上,不是为了争夺资源而勾心斗角、而相互仇杀,那没有一点意义,也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的存在以及它的衍变轮回,就像盖房子一样,后代在前代对生命和自然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它们的奥妙,从而明白宇宙和生命的一切,从而找到适合的方式去生活,去创造,去经营。
我们知道,地球不止一个文明。一种文明塑造一种价值观,改变一个人群。比如西方有资产阶级人性论,东方有社会主义和儒道思想,非洲人大家都说得过且过……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点,或者你也会跟墨子看见素娟被染成不同颜色而悲伤堕泪一样,痛苦流涕而茫然不知所措。
所以,人要么接受一个文明,从而很好地融入这个文明营造的环境里生存下去;要么远离尘嚣,秉持内心的纯净去拥抱自然,求得大自在。只要把你的眼罩揭开,这两种都是积极的,并没有谁比谁消极,只有哪个更适合自己。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