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我家有那么多亲戚(作家之眼练习,亲戚关系探讨)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高赞回答,一个获得跳水世界冠军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都不知道我家有那么多亲戚。”赞的最多便是这一句话“无钱三斤狗,有钱三叔公”。

话语听来多少有些扎心。

这是一个广东籍的跳水运动员小Q,出色的跳水动作,技压群芳,走出广东省走进国家跳水队,全运会、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各种冠军的荣誉接踵而至,小Q,一个小小得到身板的运动员火了,成为了国人的骄傲,也许荣归故里的时候,发现各种平素不曾来往甚至未曾谋面的人们前来祝贺,并且自称是小Q妈妈的亲戚,并且这些亲戚的身份得到了证实。他(她)们平日里仿佛都隐藏在暗处,躲猫猫一般,不做声张,在小Q名声大噪的时候,轰然而出,让小Q妈妈惊讶不已。

高赞的回答实在接了地气,一日成名,名噪一时,同时也给小Q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谁不愿意接近点财气呢,出来自认亲戚情有可原。现实是人们判知如何结交社会关系的底色,无可厚非,合情合理。

这是从农村延绵举国的乡俗。                                                                                                                                                                                                                                                                                                                                                

我的家乡苏南一带,一望无际的田野,到了早春的时候,像是一块绿色的毛毯,覆盖在这片风调雨顺的大地上,几条河流蜿蜒穿插其中,成了这块大地鱼米之乡的由来,人们枕河翻盖瓦房,一股股青烟冒出,早晨的薄雾里,偶尔传来鸡鸣犬吠的声音,醒来的人们,穿行田垄,相互致意。而我家风雨折腾的老宅很少人来。直到那一年我考上了大学,从黄土地里爬出来到了省城工作。老父亲兴致勃勃,请了一次客,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我未知的亲戚。

有一瞬,我在喜洋洋的道贺声中,一股凄凉从心头袭来。

常说中国人的家族观念非常强,尤其逢年过节的时候,亲戚们奔走往来,喜不自胜,团团圆圆,因为血缘亲情。

记得曾有的景象,逢年过节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带着我去拜访一些我从未见过的亲戚。他们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是我却只能尴尬地笑着,不知道该说

些什么。这些亲戚对于我来说,就像是陌生人一样,我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他们仅仅存在过节的日子里,从来和我的生活没有交集。但是,父亲也告诉我,有的亲戚他不准备带我去了。

后来回首的时候,我有了针扎般的阵痛,我清楚了内中缘由。

曾经以为的自己从小就习惯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少得他人欢喜,也很快被否定了。因为当年的父亲带过一只空空的米袋去这位亲戚家借粮,铩羽而归时的吐气声中,我看清了和这片鱼米之乡土地不相称的冷漠和薄情。

后来,父亲很少带我去亲戚家走动。我后来也清楚,父亲并不想我看到被冷漠的对待。

亲戚不像朋友,可以多少,自己有所选择,这种父母兄弟姐妹关系关联得到的关系割舍不断。不过我更加意愿,我能够选择。像是父亲的一位朋友钟根,无论家庭欣喜或者遭遇不济,三天两头前来打卡喝茶,商量农事,孩儿成长规划。

不过,后来父亲的遗愿听来多少有些吃惊,给了我一张纸片,上面写全了亲戚名字,如何联系,告诉我,尽管去了省城,自己有了不同的生活改变,抽时间要将这些亲戚家走一遍,有机会还要更多的往来。

前一段时间,我成了一个微信群,将这些亲戚聚在一起,或者将他们的子女汇集在一起,天南海北的常常聊天吐槽。一些人加了好友,私聊起来,伴随着经济往来。依然存有读书年代内心不甘的我,特别清楚,无论付出收益不想匹配,甚至遭到爱人的责怪,心中那份亲情的浓烈和真实,我得去医治现实中的难以避免的寡情。更有意义的是,我逐渐收获了一份坦然,让我时时惦念起孩童时候乡情的快乐和愉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