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少包》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陆湘湘出钱叫来人称琴棋诗书四俊杰和公孙策一较高下,公孙策让他们四个人一起上,请出一个裁判。四俊杰一人抚琴,一人挥毫,一人出诗,一个下棋。作为庐州第一才子的公孙策,琴棋诗书样样精通,不一会儿,他们就甘拜下风。
书、诗、棋三俊杰一个接一个的输了,抚琴之人很不服气,更是来劲了,看着公孙刚与他们比完,叫到:“该你了!”
公孙策毛笔一挥打在两颗琴弦上,客栈众人皆惊失色,仓皇出逃。
裁判说这一次又是公孙先生赢了,抚琴之人很不服气,说道:“明明他的琴技已经吓得众人逃走,还泼了我一脸墨水,这算什么?”
“古有《惊梦》这首曲,只七个音,公孙策他技高一筹,来得便是惊梦,刚才众人的反应不也是被惊到了吗?”
几人被说服后,羞愧而走。
02.
他博学多才,医学、诗书样样都好。
可是这么一个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少年,在包拯面前,总是棋差一步,仿佛总是赢不了他。
偶尔有一次,单独断案时,他凭借自己的才能推出凶手。
大多数时候,推理断案都是包拯胜他一筹,而后来他也愿意跟随包拯,与他合作,为他出谋划策。
两人合作办案,果然事半功倍,效果明显。
曾经有的瑜亮情节,早已抛之脑后。
经历过《英雄本色》那章双目失明后,被陆湘湘救到相国寺,被里面的得到高僧指点后,他也心甘情愿扮演一个蛇尾的角色,这样才能使作为蛇头的包拯更好地发挥特长。
03.
抛弃主角光环,若论两人谁更优秀的话,个人认为,公孙策更加优秀,才华出众。
包拯只是推理断案在行,他的智商也许比公孙策高,可是单论才华,还是公孙策胜。
这就像两个文科生和理科生那样,公孙策是一个博学多识、极富才华的文科生,包拯是一个想象力丰富、极具天赋的理科生,两人都特别优秀,只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人是完美的个体,总有擅长的或不擅长的领域。
苏轼作为文学全才,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是他不能像沈括那般精通科学,而他也不必那样,他依然是受人尊敬、影响力极大的一代豪放词人、文学家。
读初中时,总是听到这么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难道学好文科,就不能走遍天下了吗?
高考成绩同一学校对文科生的录取分数线往往高过理科分数线好几十分,这让人都纷纷觉得理科才是最重要,只要掌握好了就比文科生有更好的选择机会以及获得更好的回报。
可是,文科同样也重要。
以前理科生总是看不起文科生,现在高考语文反倒180的满分,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科的发展。
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有优秀的与不优秀的,而优秀的文科生与优秀的理科生相比,都是很厉害的。
没有谁比谁差,文科和理科同样重要,一个推动社会和谐、精神文明、思想深邃,一个推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国家的进步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有个哲学家说过:“一个只有科学家而没有诗人的国家,这个国家将会在战乱中毁灭;一个只有诗人没有科学家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将会饿死。”
因此,文理都很重要,二者相辅相成,没有谁高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