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长野县,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公园,叫做“一本木公园”,公园里生长着两款特别的玫瑰花:深红色的玫瑰叫作“绯红日野”,淡奶油色玫瑰叫作“微笑静子”。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两款玫瑰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彼此陪伴。
这是日野原重明先生的作品《活好2》中描绘的美丽场景。
这两种玫瑰,分别以日野原先生和妻子的名字命名,代表着人们的纪念和寄托。
逝去的生命并没有终结,离开的人也不会消失,他们只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存在特别的时空里。
日野原先生的一生都在为他热爱的医学事业服务,他是日本皇室家庭医师,是将健康检查带入日本、提倡预防医学的第一人,也是全世界执业时间最久的医师之一。
他用二十多年时间扭转了日本人的观念,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家人的健康生活习惯,而他自己,更是把大半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医学事业。
这本《活好2》,是日野原重明先生的上一部作品《活好》的姊妹篇,自从两年前读完《活好》,我就被百岁老人的睿智和通透深深折服。
先生的人生感悟和肺腑之言,让很多读者受益良多。《活好2》记载了先生100岁之后的各种身心变化、以及先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读着《活好2》,有时会忍不住会心一笑,有时又会感觉眼眶发热。先生对过往的感恩、对事业的奉献、还有对生命流逝的坦然,都深深触动我的内心。
01 感恩,是深埋在骨子里的善良
日野原先生小时候,正处于物资缺乏的时代,品尝美味的食物是一种奢侈。但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就像电影画面一样深深刻印在先生的脑海里。
在这本《活好2》中,日野原先生回忆了很多童年时的美好。
小时候的日野原挑食不吃葱,母亲会温柔地教育他:“不吃葱的人很难出人头地”。
想象着日野原当时的表情,不能违背母亲的话,一定是既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吧。
偶尔餐桌上会有200克肉末,对于九口之家来说,这点美味实在太过稀少。但全家人都没有抱怨,满心欢喜地细细品尝:“今天真是好日子,居然有肉吃”。
先生的母亲心灵手巧,会将花生、糖、味噌之类的佐料,一起装进陶瓷罐里。精心地研磨,制作成美味的花生酱,然后一层层涂抹在刚烤出的香喷喷的面包上。
生活虽然匮乏,但母亲的勤俭持家,给童年的日野原种下了幸福和感恩的种子。母亲对生活的用心、对家人的妥帖,让走过一个多世纪的日野原先生充满感恩。
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家庭和睦,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汪曾祺先生,也曾在文章中记录自己幼年时的生活经历。
汪曾祺先生的母亲很早因病去世,但他的童年没有凄苦。因为父亲乐观聪明、多才多艺,常常带着孩子们一起玩闹,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汪曾祺先生说:“我的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动荡的年代里,父亲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画画。田野里的一朵花、一株草、一只小昆虫,都是美好的素材。
父亲还会用琴弦制作风筝,和一帮孩子在麦田里撒欢奔跑,欢呼着让风筝越飞越高。
父亲对生活的热爱,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汪曾祺,让他看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平淡中的乐趣,对当下的一切都充满感恩。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无论是日野原先生还是汪曾祺先生,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是积极和乐观,孩子收获到的就会是幸福和感恩。
物质的丰盈并不能滋养我们的心灵,精神的富足才是一个人最珍贵的财富,无论现状如何,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初心不改。
02 奉献,是根植在灵魂深处的高贵
在日野原先生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意外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就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劫机”事件。
那一天,58岁的日野原先生和其他乘客一起,成为了劫匪的人质。在被劫持的四天时间里,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煎熬。
先生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坦言好像经历了一次死亡,又获得了重生。
当死亡的危险解除,他和妻子相拥而泣。彼此承诺,余生再也不能仅为自己而活,而要回报他人、奉献他人、服务他人,将自己的生命发挥出最大能量。
如今读这本《活好2》,看到日野原先生百岁后每一年的工作量,突然惊觉,其实先生的奉献精神并不是从“劫机”事件后才开始的,而是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生命。
小时候,日野原先生目睹了母亲患病的痛苦,突然意识到亲人的死亡和离开是无法阻止的,那一刻他立志将来要成为医生,救死扶伤。
长大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遗余力地帮助病患和他们的家属。
后来,他坚持为小学生举办“生命课堂”活动,让十岁左右的孩子理解死亡的存在,更加珍惜活着的意义。
他还为老年人筹划“新老人会”,指导养生,呼吁身心健康的老人结交新朋友、参与社会活动、奉献自己的力量。
日野原先生曾说过,“爱与被爱”是他活着的能量源。也正是因为他曾被无私的爱包裹着,他才更希望将自己的能量传播出去。
对一个百岁老人来说,这些演讲、健康讲座其实都是沉重的负担,但日野原先生却甘之如饴。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依然神采奕奕,一如既往地鼓舞他人、成就他人、关爱他人。
佛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真心付出的人,其实并不会在乎有多少回报,因为他们在乎的是奉献的过程。但付出的爱总会用另一种方式回来,好运会像阳光一样在每个清晨悄悄盛开。
03 顺其自然,是探索未知后的随遇而安
曾经有人问日野原先生,“先生活到105岁,您怕死吗?”
日野原先生回答:“当然怕死了!仅仅被你这么一问,我都觉得好害怕。”
面对身体的衰老、机能的退化,日野原先生也会感觉到死亡逼近的气息。
但死亡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不会因我们的害怕而有所改变。所以大可不必将时间都浪费在担忧和恐惧中,不如做点有趣的事情,让自己更快乐。
百岁老人日野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年纪多大、身体多老,依然可以尝试一切全新的体验。
101岁时,日野原先生克服了恐高症,坐在直升机上欣赏风景;
102岁时,先生实现了自己的“童话作家”梦想,有了新的身份;
103岁时,先生成功学会了骑马,驾驭一匹马并不比开一辆车难多少;
104岁时,先生更加注重礼仪举止,日日反省时时进步;
105岁时,以先生和妻子的名字命名的玫瑰正在公园里盛开。
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
日野原先生用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享受自己百岁后的人生。尝试、探索、接纳、共存,时间会流逝,美好的感受却始终留在心底。
当我们回忆美好的过往,感受当时的快乐,是不是相当于活过两次幸福的人生?
04 写在最后:
樊登老师说:“百岁老人发自肺腑的任何一句话,感觉触动了心弦,就是我们的福气。”
读着日野原先生的文字,就好像正在跟一位智者对话。智慧的语言缓缓流淌,抚慰平凡人焦躁的心情。
日野原先生已经去了天国,或许他已经做回了儿时的“小重”,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但先生留给我们的积极的生命意义,正通过质朴的文字抚慰我们的灵魂。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所无法看见的。”
《活好2》留给我们的感悟、思考、启发,就是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出来、却又无比重要的内在。
快乐的时候、焦虑的时候、难熬的时候-------都不妨打开这本书,听一听百岁老人的人生格言,与先生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