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二胎那些事儿

国家放开三胎政策了,但这消息却像石沉大海一般,没激起多大波澜,甚至响应的家庭也有点儿寥寥无几,但是说起二胎,还是有很多人欣然接受的。

想一想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第一,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生育,大批的独生子女感受到成长过程中一个人的孤单,且多数独生子女已成父母,希望孩子的成长能有个伴儿。

第二,儿女双全,自古以来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圆满,所以能生上个一儿一女便是最好。

第三,生活条件好了,有钱又有闲的家庭还是希望能够多生多养,人丁兴旺壮大家族。

但有了二胎,问题也来了,只有一个的时候,好的坏的都是这一个的,有了两个后就不一样了,好的坏的都要比上一比,争上一争,那么要怎样平衡呢?

有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一碗水端平,每个人都一样就好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就算你能平等划分,一分为二,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老大本来是一个人独享家中的爱和资源的,突然冒出来一个,还要跟他一分为二的共享所有的爱与资源,这是公平吗?

很喜欢储殷老师在家庭教育课上的一句话:二孩的家庭,不要追求表面上的平等,而是要寻找差序的平等。

我们以为对待两个孩子,只要给予的一样多,就是平等,就能找到平衡,但是事实上这不是平等,因为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老大和老二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

老大出生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自然享受了家中所有的关注,独一份的关注。面对老二的出生与生俱来会有一种被夺走爱与关注的感觉,有的孩子会自己默默承受,就是别人口中说的“长大了”,还有的孩子会很直接地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弟弟或妹妹的身上。

老二出生的时候家中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他一出生就有个哥哥或者姐姐,他们同为家中的孩子,一起享受父母的爱和家里的资源。老二作又闹,不过是与生俱来抢夺父母关注的本能,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那么,面对老大的“被剥夺感”和老二的“抢夺感”要怎样找到平衡点呢?

储老师提出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让老大尽可能地参与老二的生活。比如:在老二还没出生的时候,让老大帮忙挑选老二的衣物呀,婴儿车呀,告诉他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多好玩,以后去哪里都会有个小跟班,让他感受到切实的好处,而不是空口白话的“我爱你们都一样多”

有了老二以后,你不会一样的。我们都知道,一旦家里又个小的了以后,我们无形中就会把对老大的要求提高了,不信你想想,“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句话是不是从有了老二后就开始出现的频繁了?

所以要给老大一个从一孩环境转变到二孩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弱化他的被剥夺感,让他感受到自己成为哥哥或者姐姐的好处。

我们在养育二孩时候也对老大要有所倚仗,让他参与老二的生活,不仅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有权威的,更可以培养他对老二的责任。比如:让老大给老二讲故事。

在老二出生后,他面对的家庭是有父母和老大的,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不是老大有啥老二就有啥,而是让他尊重老大的存在,让他学会去依赖老大,相信老大。

一旦你按照你认为的平等去解决的时候,老二就会发现自己和老大处于同样的地位上,那么这时候他想要获得父母的更多的关注要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年龄小。同样的哭闹,小孩子哭闹你总会给他找出很多恰当的理由,大孩子的哭闹就会变成了不懂事,这便加深了老大的被剥夺感。

而你让他尊重老大,在老二面前给老大充分的信任尊重时,老二会适应家庭中三个“长辈”的模式,除了父母能给他庇护外,老大也可以。

所以二胎家庭里,不要追求绝对的平等,而是追求家庭的平衡。夫妻和睦,兄友弟恭,不是更好么?

当然,关于二胎家庭还有很多可说的,就近几天所学所感,就先写到这里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