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职学习的一点观点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终身学习是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提倡,也是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如果是为了一纸文凭的话,我就觉得有许多的议论了,不知道大家认同不认同?我且说一说。

今天是周末,某学校的教室变考场了,是接到了政府安排的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任务,看起来还是蛮严格的,但有点让我不理解的是,考试期间允许上厕所,这是我之前闻所未闻的,也许现在人性化了,但在我参加人生的任何一次考试却是没有过的事情,也许是时代在进步,我这是老了,不知何时变得孤陋寡闻了,罢了罢了。

却说这在职学历考试,我以为可能只在中国有吧?国外似乎没听说过,混文凭的话有短期的,但也是全心全意地在校学习,虽然入学可能会宽松一些,但考试或作论文并不那么容易,只有一点是有区别的,那就是学习必须是专一的,没有边工作边学习拿文凭的,这里说明了学习的不易,也考虑了学习的专注度是需要环境的。我们中国人向来是聪明过人的,即便是工作了,也不会耽误学历的得到,这个在国外可能叹为观止吧?

不说学习的艰难,学问的独立,单说工作的不易,这样的学习,我不知道是不尊重职业工作,也或是不尊重学校的教育,难道是人们的能力被低估了?本人通过正式的全国考试侥幸取得进入正规大学进行正常的学习,但鉴于本人资质平平,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里虽然不算很努力,也混得个勉强毕业,勉强拿了个学位,我是清楚地记得,我们有好几个同学是没有达到学校学位评定要求而没有拿到学位的,当然毕业还是毕业的。有一点我是有体会的,学习的紧张度还是蛮高的,课程排得满满的不说,就是很多时候作业的完成都要加班加点地夜读,我不知道现在学位的学习是怎么样的存在,难道是我们那时的标准过于苛刻了?要么便是现在的要求变得不那么严格了?这个我是不得而知啊。

不过本人从一些报道中听到有一些公开的笑话,某省领导在竣工剪彩是,讲多音字读错而失言被网络上传播笑话的在职博士是有的;某知名大学校长在读激励毕业学子的毕业典礼中,讲某著名的励志古语读错了的教授在被人质疑后,出来谦逊地道歉和说明因由是值得人钦佩还是有些拉低了普通老百姓对殿堂级高校校长们的尊敬感。

我们说,工作了学习不能断,但并不应该为学历去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参加工作了就说明你在那个岗位上已经被认可了,并不需要再去用学历加持什么,学历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估,不是对你工作业绩的评定。有了学历并不等于你工作业绩就突出了,没有学历也并不能说明你没有工作的能力,这不应该等同起来,逻辑上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硬是要拉扯上一点关系,是有学历的可能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已经给出了答案。

因此,窃以为,在职学历的开展应该休矣,不要搞一些虚无的名头去敛财,去给一些宦官贴金,蒲松龄没有考上什么进士的功名,写出了不朽的名作《聊斋志异》比起那些中举的举人们让人们更能铭记吧;钱钟书先生在剑桥也不过只是拿了个学士学位,进入巴黎大学的学习也不是为了拿个什么文凭,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懂几国语言,对欧美文学研究颇有造诣的才子称呼。

在职学习拿文凭是一种剥削,是一种社会的不公,是对教育文凭的严重亵渎,也是对莘莘学子们勤学苦读极大的不尊重,是一种潜在的腐败与利益交换的权力游戏,我们应该疾呼相关部门停止这类以为了文凭而进行的在职学习,应该制止学位的乱发。

学问很多时候是一种认知,不是学历能够评估高低的,尤其是没有用心去钻研的在职学习是很难达到一种高度,这是我的看法和态度,不知道大家的意见如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