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打卡进行5天了,体会到最激动的前3天已经过去了,到第4、5天明显没有前面那么激动了,有点回归到不好不坏的状态。
早睡还没能顺利进行,刚开始发现根本睡不着哇!而且不知什么原因的突然浑身瘙痒,让人实在难以安眠。
好在这几天一直做到了早起,并提早了1小时。我发现身体已适应了早起,5点起床没有任何问题,提前1小时起床也并不难受。
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自己的信念和决心,我要不要早起?我可不可以克服人性中自带的惰性顺利起来。
这个问题现在对我来说困难不大,最大的难度就是早睡。
如果长时间的不能早睡,一会精力不足、不利于身体的长期保持,二直接会干扰早起的计划,早起时间无法保证,那一天的事情就将非常紧凑,早起的时间不足,连续几天下来就会大大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和安排。
还好到了第4、5天,亢奋的精神状态淡去,加上坚持早起晚上也自然有了困意,浑身瘙痒现象慢慢消失,终于我又回到了上床就可以睡着的状态了。
但9点上床睡觉后面2天再次没有做到,因为日更文章和日更演讲弄完后,时间就超时了。
于是分析了自己一天下来的事件、时间安排,发现零碎的小事件不少,但是集中精力主要去解决的事:日更文章、日更演讲,以及读《时间看得见》尽快地建立个人体系却进行的不好。
分析后发现自己的时间安排很不合理,于是今天一早进行了反思和重新的规划。
反思:
一、为什么我将日更文章、演讲留到最后才完成导致晚睡?
1、目前的计划只写了事件,未具体安排规划时间。对于我刚做计划不久(而且进入11月后中断了几天),还不能合理安排好时间的情况下,应该明确的备注什么时间做什么,以便充分给自己预留时间。
2、没有提前思考需要完成事件的步骤、流程。比如我要写一篇文章,首先需要构思、明确选题、组织框架、联系素材做准备,但是我却把所有的步骤都放到了下午来完成,那不管是写作还是演讲,都需要做足准备后再书写、调整、到发表就需要很长时间,自然就晚了。
3、刚刚开始进行写作、演讲,属于突破舒适区的范围,还是有些难度和挑战,于是习惯性拖延了。
二、怎么去解决问题顺利早睡呢?
1、列出一天的时间计划表,将今日待办清单按照时间进行整体安排。很开心的,我今早就顺利将“神奇的早起计划”正常进行了,并留出了构思写作、灵感记录的时间,基本上就完成了今日更文的选题和写作框架。并将重要紧急的事情提前安排,在上午、下午这2段时间集中火力先做,再进行琐碎其他的小事件。
2、将灵感通过纸笔和手机等工具随时随地的记录,积累日常所思、所感、所悟,将输入、记录养成习惯,输出才能成为自然。养成好习惯,才会有条件大大提高写文章的速度和质量。
3、对于突破舒适区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想了,直接去做。早做晚做都是要做的,必须把时间提前才能保证早睡。运用番茄钟,养成坐下来就地投入的习惯,而不是东看看、西看看,被其他的信息、内容干扰造成拖延。
三、具体的行动结果。
针对上面3种解决方法,今日我都对照着进行了行动。
效果情况:第1条、第2条都做的不错,但是第3条还是没有进行太好,上午的集中时间因为各种信息的干扰又过去了。于是,下午送完孩子回来什么都不关注,立即投入了写文章。
突然意识到对于一个自媒体人来说,时间的安排和利用是多么的重中之重,因为有大部分的时间可以注意到网络,但一不小心就会将过多的时间流逝于网络。
专注的时间是多么宝贵,每一刻都不想浪费。我不怕写,它是我的必经之路。但在写之前需要重心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利用好时间。
突然想起那句人们总拿来激励人所说的话:“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不是的,时间就那么长,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用来挤的时间做了这事,就没时间做那事。
一旦需要挤,就需要反观自己都做了什么事,做的事有没有结果,没有结果就需要再思考,做的事有多少是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方向出发的?有多少事是随波逐流的?有多少事是无效、无意义的?
时间永远不会多,每日都正常的日出日落,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才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不拿睡眠去耗、不拿生命去拼,我也并不想每天处在拥挤的时间中,被事件赶着追。一旦忙到这个状态,还有时间安静的思考,触碰到那些最珍贵的灵光一现吗?
可能有的人会说,生活不就是要忙碌起来才充实嘛!
是的,前提是你的忙碌对了方向吗?
在有限的时间高效的做事,有效的掌控自己的时间,才能有效的掌控好人生。
时间珍贵,不可浪费。
日更第3篇
日更来的太快,但我清楚的知道这是我需要、想要以及必要的,虽然扎头加入了,但是一瞬间还是没有做好时间和思考的准备。
先完成再完美,边做边反思和调整,我相信我会很快适应、把握好节奏的。
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区给我留言。
看在我这么用心投入的份上,点个赞吧!谢谢你哦,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