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天碧水
泡完脚,可以静心打点自己爱好了,脑袋却沉愣愣的,不在状态,下意识告诉自己:少也要写呀,坚持/坚持,日更/日更,跳出什么就什么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澡盆上,提醒自己“外洗身,内洗心。”,从而得以身心舒畅。
我们大概很少有人能像商汤那样,多半是只洗外,不洗内。身体洗得特干净,脑子还是昏昏沉沉,精神还是混混沌沌。人要有所改变,就需给脑子“洗洗澡”。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套房子,储存了好多杂七杂八、有效的和无效的信息。你想整合信息搞点儿创新的时候,看不上眼前的任何一条,当你想摒弃它们另辟蹊径的时候,偏偏有些乱糟糟的想法跳出来给你捣乱。这时你的大脑就需要清空,需要“归零”了。
佛学中有个故事,讲一个年轻人慕名去拜望一位得道高僧,想从他那里获取些新的给养。高僧说一句,他顶撞一句。后来,高僧再不多言,而是拿出茶壶和茶杯,请他喝茶。
只见高僧手提茶壶,青翠碧绿的茶汤从壶嘴缓缓流出,注入原本空着的茶杯。很快,茶杯满了,他的手并没有停下,还继续往里斟茶。
年轻人急了就喊:“大师,满了,满了!”
高僧莞尔:“对啊,既然已满,何须再倒?”
年轻人顿时醒悟!他自己不就扮演着那只“已满”的杯子吗?他的脑子满满当当,都被已有的观念填充着,虽然摆出虚心求教的态度,却并没有把高僧的话真正听进心里去。想到这里,他毫不迟疑地端起茶盏,把里面的茶水完全倒出,再将清空的杯子恭敬地摆放至高僧的面前。高僧颔首微笑:“成了,成了。”
好个“空杯心态”。自己也该清清脑子了,太杂乱了,问心而行,找个方向,给个目标,慢慢走着。
鲁迅先生说过:“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