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没有完整地看过《三国演义》,也大概率听说过《空城计》的故事。 小时候我就对这样的 故事特别着迷。 在书里看到诸葛亮在己方的主力军队全部派出,只有自己带着二三十病残的老兵的情况下,还能气定神闲,稳坐在城头抚琴,而且琴声丝毫不乱。 让带着数万大军的司马懿不敢冒进,最后全军撤退。 看到这里,真是为诸葛亮的谋略和胆识拍案叫绝。
然而,《空城计》毕竟是小说里的故事,是虚构的。 真实世界里,有没有人真的有胆量和谋略来施展空城计呢? 我们来了解了解三国之后,大将军檀道济。
檀道济是东晋末年,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征北大将军。 他是刘宋的开国元勋之一,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在军中威望很高。
那时候,北方已经被北魏统一。 北魏也要想统一天下,于是渡过黄河,南下攻打南朝宋。 宋文帝派檀道济率军抗击北魏。 檀道济的军队先后在寿章、济水、历城跟北魏的军队正面交锋,打了三十几仗,多数是获胜的。 胜利让檀道济的刘宋军队有点志得意满。然而就在历城,北魏将领叔孙建带领轻骑兵截击刘宋军队,并放火烧毁刘宋军的粮草。 缺乏粮草,士兵和战马吃不饱甚至没吃的,怎么能打仗啊? 檀道济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他只好带兵从历城撤退。
粮草的匮乏影响了军心。有士兵听说军中已经没有粮草了,立刻慌神,并从檀道济手下逃了出去,投奔了北魏。为了能获取信任,逃兵还把刘宋军队缺少粮食的情况报告给了北魏的将领。 这对北魏可是大好消息。 他们立刻大举追击。沿路上,只见北魏大军踏过之处,烟尘滚滚。 撤退中的刘宋军队陷入惶恐之中。 雪上加霜的是,刘宋军队这边有更多的士兵听说粮草已断,于是纷纷当了逃兵。
混乱之中,檀道济能不能力挽狂澜?
虽然北魏军队已经逼近,檀道济却沉住气,命令队伍就地安营扎寨。 一天晚上,刘宋军营寨灯火通明。 檀道济带着一帮管粮的士兵现场查点粮食。 没多久,只见营寨的地上一排排整齐地放着装满的米袋。渐渐地堆积如山。 不仅如此,称粮的士兵拿着升、斗一边量米,用竹子做的筹码计数,一边高声唱念着称好的数量。 不少人纳了闷儿?难道我们不缺粮?
这个新消息,迅速在刘宋军中传开。 当然,消息少不了传到北魏军队派来的探子耳里。 于是消息也很快传给里北魏军将领。 “难道我们之前搞错了?”“之前是假消息?”。 现在轮到北魏军队迷惑,于是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候,上次那个投到北魏的原刘宋逃兵可遭了殃,被北魏将领以谎报军情为由给杀掉了。
北魏军队虽然疑惑,但是还没有走。所以第二天,对刘宋军来讲,险情还没有完全排除。于是檀道济命士兵们全部穿上铠甲,而自己却一身便服,乘坐着马车。这个刘宋军队整齐有序地慢慢撤退。 疑惑加上惧于檀道济的用兵如神,北魏军队不敢追击。 檀道济顺利带领全军全身而退,撤到了安全的地区。
后来大家才明白,点粮的当晚,营寨里堆积如山的大米,下层的全是一袋袋的沙子。只有最上层,有少量的白米。 檀道济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谋,使了一个跟空城计异曲同工的疑兵之计,骗过了北魏追军,让自己的军队安全撤退。 之后的很长时间,北魏都没有敢再进犯刘宋。
后来,檀道济那以晚带兵量沙代米,吆喝筹码计量的举动,被后人以唱筹量沙这个典故记载和流传了下来。
相信这个故事,如果拍成电视剧,同样会很精彩。 而更重要的是,故事启发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冷静下来,多想想办法。 我们坚强,或者至少表现得坚强一点,再坚持一下,很可能困难自己就退却了。 不是吗?
后记,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典故小故事,如果你也是带娃又忙碌的父母,想给孩子讲讲国学典故又没有时间,这90秒能读完的故事能帮到你。 要看更多的小典故,请关注“听枫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