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天平

文/快乐脚丫子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话的通俗的翻译是:

用政令引导百姓,使用刑法约束他们,老百姓会为免于刑罚而服从,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守规矩。

很佩服老祖宗的智慧,这样的观点从两千多前被提出,直到今天依旧拥有生命力。

一味法令禁止,而人心有欲望,只会暗自催生逆反。如果能够用道德积极引导则会有所改善。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缺一不可,既是相辅相成,又互为冲突。

在现今的法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交互中总或多或少提倡道德,只要不涉及违法一切凭道德和良心,法律与道德在互相拉扯,反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到底是法律、道德没有普及于每个人的心中,还是道德在利益面前不足为道。

比如说:

老人跌倒被人扶起反被讹,帮助者只能通过法律保护自己。

瞻养父母本是理所应该,父母状告不肖子孙不瞻养。

丈夫在外保养小三,妻子需要通过法律状告丈夫。

汽车行至涉水路段不礼让行人,行人被溅一身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公交车不让座打人,被打者状告打人者。

等等...

法律也许是道德的底线,可是道德也会被一些“野心家”利用。

有人说道德是律已,法律是律人,但实际上对于个人都是律已的,只有对于国家、组织等上位者而言则是律人。

法律与道德的天平能够保持中正则已经足够天下太平了。


感谢你的观看。

我——有时候理解有点片面,有时候表达有些混乱,有时候表达有些词不达意,希望您可以谅解并给予指点。

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