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新年的第一天,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踏上了去澳门游玩的旅程。
清晨,香港的九龙A22巴士把我送到启德机场,从那里转乘大巴去澳门。大巴车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看着这个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主动脉,心潮澎湃。我知道这片辽阔的海域将会成为未来的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抵达澳门,在海关前的停车场上,停放着多种颜色的大巴车,据说一种颜色的车代表的是一个赌场。车边站着的是穿着艳丽服装的澳门小姐,她们面带微笑,忙着招揽顾客上车。大巴车是免费接驳客人的,但目的地都是去赌场,至于赌不赌钱?客人自己决定,酒店绝不强求。
大巴车把我送到了澳门半岛的葡京酒店前,下了车,放眼望去,在酒店前的广场上挤满了游客,客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打卡。以前只能在电视、电影里见到的澳门葡京大酒店,现在它就耸立在了我的眼前,此刻,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内心也更加笃定。
穿过葡京酒店广场,我漫步于澳门老街的小巷之中,那些石板路上的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在讲述着传奇的故事。葡式风格的建筑、中式庙宇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让我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跨越时空的美丽。
带着对历史的敬畏,我向澳门“大炮台”博物馆走去。此处是澳门半岛的最高点,沿着狭窄的山路,我一步一步吃力地爬到了大炮台的城墙根下,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此时大炮台上,风轻云淡,阳光斑驳地洒在古老的石墙上,投下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大炮台始建于1617年,历经10年而成,占地约8000平方米。我站在大炮边,举目眺望,整个澳门的风景尽收眼底。我静静地闭上眼睛,仿佛听到葡萄牙人的欢笑、耶稣会士的祈祷、士兵们操练时发出的喊杀声。
从大炮台南门入口出来,往西南走,就是澳门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它虽仅剩断壁残垣,却依然雄伟壮观,如同一位老者,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站在牌坊前,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周围繁华的商业街区,巨大的人员流量,为澳门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自大三巴牌坊往回走,我经过议事亭前(澳门市政署),这里古朴的欧式建筑、悠扬的葡式音乐相得益彰。行走其中,仿佛置身于遥远的欧洲小镇。而转身之间,又能见到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听见粤剧的悠扬唱腔,这种文化的交融,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遇到惊喜,每一次回眸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离开之际,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再次探访的期待。澳门,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它的故事,等你来继续书写。
2025年1月1日夜写于香港庙街。
本文作者 端木家达 供职于公安系统(现退休),小说、散文作品散见于《江苏经济报》《江南时报》《青春•秦淮源》《江苏散文》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