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正月的签名上写道——我向你袒露的是我全部的灵魂,我想写作的确是这样。
准确的说,我的写作梦想是被果果老师点燃的。她第一次把我的文章发表在公众号上时,我快乐的像个孩子,距离我上一次发表作品已经有25年了。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妈妈的指导下曾有一篇作文发表在春雨报上,那已是很久远的记忆了。
当我看到文友们用文字灵活的组成那么美丽的句子时,觉得整个世界都更美了,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这样表达。
于是我在2020年的1月1日那天,下载了简书。新的一年,准备开始记录。那一瞬间的决定很美好,并没有想过未来,毕竟我已不再年轻。如果说我还可以有梦想的话,我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写好文章。
我留意了一些名家谈写作的内容,比如
(老舍的谈写作 村上春树:写法和活法一样,是教不会的 阎连科:没有尊严的生活和庄严的写作 铁凝:我一开始是怎样少走弯路的 王安忆:如何突破写作的瓶颈? 毛姆:我是如何教会自己写作的 路遥: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作家 贾平凹:关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以及关于写作的心里话等文章。)
作家路遥说: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那一刻我放下手机问自己:写作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都是美好,而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还愿意继续坚持下去吗?思考五秒钟,我拿起手机,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或许我是在一次次的扪心自问中越来越坚定写作的想法。
后来读到周国平的文章,他说作家是世界上最勤快的人,他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不停地做着两件事,便是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严格地说,作家并非仅仅在写一个具体的作品时才在写作,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写作。
写出作品来是快乐的,可快乐的背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寂寞辛苦的。若想把文章写好,一定是需要付出辛苦的。
在写作班里,我要求自己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学习经典,摘录名言,朗诵诗词。我每天坚持阅读,读完朗读者三本书。同时摘抄好词佳句,抄写四篇完整的散文。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体会,配上音乐反复朗读全文,思考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分析她们是如何来设计文章结构。
大师们的文章通俗易懂,并没有多余的话。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写了一段福楼拜说给莫泊桑的话:你所要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一个形容词,因此你得寻找,务必找到它。决不要来个差不多,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你一定要找到这个词。
我想,好的文章,除了要有好的思想内容,好的语言表达是十分重要的。这没有什么捷径,唯有乖乖读书,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
回顾19年12月份,我只写了一篇文章。20年的1月份我每天读一篇名家文章,记一段读后感悟,算不上文章。2月份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天都认真写一篇文章了,正月留言说“我能感觉到你在发力”。我知道在好文章面前,我写的很稚嫩,但其实那是我用了五六个小时写出来的。我慢慢体会到,只有认真写,才能多一点进步。
3月份的时候我读了更多的文章,并开始摘抄和朗读,毛毛说“好用心用力的感受”,班长说“你比以前进步了”,舍得老师曾留言说“我能读出你是在阅读上下了功夫的”,那一刻我真的很开心,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认可。记得掌心化雪说:不愧是语文老师,其实我很惭愧,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把在简书上的写作当做我的素材库,日日记录,偶尔在写文章时会用到日更的内容,那一刻觉得克服惰性的自己真好。坚持两个多月,终于让习惯变成了自然,写作也不像开始时那样艰难了。当我看到文字噼里啪啦打出来的时候,如同跳动的音符,虽然还不那么熟练,但也总归能凑成曲子,成为一份记录,十分美好。
从前觉得灵感只要来过就不会消失,现在懂得了,此刻的灵感若不及时记录,过几日再写,只能记得框架,滋味已经不在了。所以不要等有灵感了再写,灵感很少会找上门,写着写着,就在半路上与它相逢了。
没有灵感和素材的时候,我就看名家的作品,写一点读后的感受。既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又多了一份思考和文字总结,每一次都觉得自己又学习到了,内心有一种愉悦感和充实感。
我现在要求自己尽量每周写出一篇好一些的文章,从选材,标题,语言,结构,都仔细研究一下,并且多阅读相关的作品学习,日积月累逐渐提高。
我在写作过程中也遇到过焦躁,迷茫,困惑,感谢陪伴我一路走过来的小伙伴们,写作路上,因为有朋友的陪伴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