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
曾为歌舞场
《红楼梦》开篇第一章,便是交代故事来历,故事从一块无才补天的石头说起,起承转合,接的不留痕迹,非常精妙。曹雪芹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家道衰落,贫困潦倒之际,因为是受政治斗争牵连的,所以在写书的时候谨慎异常,一再交代,这个故事没有朝代、年纪可考,并非怨世骂时之书。久智数了一下,作者在第一回,就用了四处来明确表示此书中所述与时事无关,想来,当时的社会环境应该是非常可怕的,言论管控相当严格,文人墨客在写文章之时,首先想到的是要自保,这个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曹雪芹是清代人,《红楼梦》大概成书于乾隆年间,大家都知道乾隆年间的文字狱是非常厉害的,其中有很多都是捕风捉影之谈,造成的冤案不计其数,这也就是为何曹公在书中会这么谨慎的缘故吧,想来也是悲哀。
书中的重要人物,起名都非常讲究,比如甄士隐,将真事隐去;贾雨村,说的都是假话村语;英莲,应怜等等等等。总之,作者极力证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宝黛的木石因果缘于前世的灌溉之恩,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要下凡历劫,那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恩,也要下凡历劫,怎么报呢,就把一生的眼泪全部换他吧,木石姻缘由此造就,也是黛玉矫情爱哭的源头。
87版《红楼梦》最接近原著,不单单是细节,在选择演员的时候也是很细心的。书中描写贾雨村: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个相貌是按照王莽、曹操的样子刻画的,暗指贾雨村实际也是个沽名钓誉,野心勃勃的人。电视中对香菱的刻画不深,但是借贾雨村之口,指出香菱眉间的一个红痣,这也为后面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埋下伏笔。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我总觉得这是在暗指宝钗的结局最后是跟了贾雨村,这也是我为何不喜读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的原因,不过黛玉之死还是叫我哭了很久。
曹雪芹似乎对十五这个月圆之夜非常偏爱,甄士隐宴请贾雨村是八月十五,英莲走失是元宵正月十五,十里(势力,人情冷暖,自己体会)街失火,是三月十五。月圆之夜,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这是不是说明,自从家道衰落,曹家人流离失所,树倒猢狲散,对于团圆,渴望而不可求。
甄家失火后,原本的殷实家境逐渐落魄,遭到丈人封肃的嫌弃,困境中,甄士隐渐渐彻悟,跟着破足道人云游去了,电视剧版最后宝玉的结局,也是如此,看破红尘,大彻大悟。
金银迦笏,脂粉膏粱都是虚空一场,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这种痛苦的体会怕是不会懂得的吧。
我是久智,
一个空有美貌没有才华的女子,
又矫情又任性,自诩为文艺女青年,
竟然还能写出此生不睡女文青的文章,
你说我四不四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