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几年以来,曾做过“从0到1”,设计一款全新APP;也有 “从1到1.X”,某个模块改版或者视觉交互升级。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竞品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关于视觉/交互侧的“竞品分析”我躺过不少坑,总结沉淀一下我的心得。
竞品分析,不光是产品与用研部门的工作。在“0到1”的项目初期,设计师应参与产品与用研到合作完成市场调研与竞品分析,能更好地理解产品需求,也能知晓市面上已有的视觉风格,为建立独树一帜的品牌视觉,输出更优的设计打下基础与准备;
设计师的竞品分析,难免会掉入职业魔咒-条件发射地去关注视觉细节。比如:图标绘制,渐变使用,纹理细节等视觉表象的东西。然而,互联网人经典的教科书条律“用户体验五要素”告诉我们,视觉是产品和交互的产物,不能避开产品战略与框架,单纯谈论视觉。就像最近流行的一句话:避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要输出一份专业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竞品分析,在了解产品战略,框架与交互后,再谈视觉表现,才更为专业。
那么设计师,该如何正确的开始竞品分析?
1.产品品牌与个性
成功的产品都有着独树一帜的品牌与记忆点,是在贯穿了行业风格的基础上打出自己的差异,给用户留下印象。然而,表象的品牌视觉,是由战略层的商业定位来决定的。
市面上众多款新闻APP,但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定位和侧重点。不同产品战略和商业定位,决定着产品的气质。
【腾讯新闻】事实派。以白为底色,黑体字体,克制的颜色使用,从而让内容更客观的陈述表达;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特意采用带有端正庄重的宋体,更具力量感的文章论点表述;
【Fliboard红板报】精选资讯。区别于其他APP独特交互方式(折叠翻页),更少,更优,更具节奏感的信息内容呈现,契合小资用户杂志品质感的追求。
【淘宝】各店铺自运营。各色商品,多类别淘选;
【京东】多快好省。快:京东物流速度与效率;省:醒目且大比例的促销,满减,低至,在APP各处露出。
【网易严选】严选好物,没那么贵。低饱和度颜色使用,大量留白。促销优惠,标签化,降低促销廉价感,商品统一视角拍摄,高清有质感。
2.内容信息构架
“设计行为是对信息的提取、整理和呈现—原研哉”
UI设计是在商业目的与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做信息内容的组织、构建。产品目的一致的相同模块,进行对比分析。在了解市面已有的方案基础上,哪个方案与自家产品的目标更契合?怎样借鉴、优化、结合,做的更好?
【电商购物】“新增收货地址”模块。淘宝和京东做的方式不一致。淘宝,在选择省份前设置了“热门城市”模块的露出。”热门城市“模块的设置应是考虑热门城市在中国人口占比比重,这样的设计能避免大部分用户在冗长的列表里寻找省份的几率,大大提升完成地址填写的操作效率。
【旅游出行】“选择出发地”模块。根据大数据统计结果与平台数据结合,携程、途牛都做了热门城市的模块,这样能更大比例方便热门城市的出行人群,提高了大部分用户的操作效率。
3.视觉语言的一致性
a.设计亮点
优秀的产品有各自的闪光点,四散产品各处,当遇到你能感受它每一次闪耀,击中内心的柔软,产生共鸣。并且,还能整体提升用户使用感受,以及留存。设计亮点包括:1.功能;2.情感化设计;3.视觉/动效细节等。
1.功能部分,微信-更换头像:“查看上一张头像”这个隐性需求是深入研究用户操作与心理后而开发的功能。你在使用中会感叹这个按钮怎么这么懂我,换了这么多张,还是上一张好看;
谷歌地图:在给出基本的出行方案后,空座提示功能需求,也让很多用户眼前一亮,这正是我需要的。
三星S10+拍照功能:当你开启拍照,后台会主动监测里当前镜头里的内容,并实时给出精准的拍照建议。实时教学的功能提醒,让更多持有手机的直男用户也能拍好照;)
2.情感化设计部分:现主流社交平台的点赞功能,只有“👍”和“❤️”爱心来固定表达。但社交平台真实场景是:用户发的内容各色各异。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朋友发的动态,点赞一下不合适,但是又想做些表达。但,《即刻》在点赞功能上做了更加贴合内容场景的细化,减少用户尴尬;
空内容状态的设计绘制也是情感化表达一大模块。在缓解用户不爽的心理同时,提升用户对产品的好感。比如:《好好住》APP无网络时,不用Wi-Fi图标来表达,通过导致结果的场景绘制,思维的转变,让人眼前一亮。
北京地铁,空调强度的区域划分,体贴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3.视觉细节部分:图标绘制风格、切换动效等小细节。
B.设计趋势
一段时期内或者一个群体间都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与潮流。与时俱进,跟上主流的风格调性,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很多时候,设计趋势风格的走向一般由以下3点构成。1.某些团队研究较为深入,方案更值得推敲,更精炼;2.行业领头者,大公司。比如淘宝双11等有专业的视觉团队研究,相比其他小公司,小个人,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3.以在业界的优势地位,可以坚持强推自己的标准APP的视觉风格等;
除了产品初期,还有…
在 “1到1.X版本迭代”项目中/后期:明确竞品,多跟踪竞品。历史版本与现有版本做对比分析,也能规避一些可能犯的错误路径,降低团队犯错成本。
如“运动视频课程”这一模块。当明确跟踪keep后,以往和现在版本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你可以规避keep在早先版本犯过的错。
比如:1. 在视频录制阶段::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更优录制视频?录制时画布取景?等相关因素;
2.在UI设计阶段:根据手机特性,怎样建立更易用,更具视觉层级的UI设计界面;
如:前几年,QQ聊天部分改版-对话框合并。仅仅上线几天时间,紧急下架。因为大量用户在实际操作的情况下,会把本该发给A的信息发送到B的聊天窗口中。如果你在设计即时通讯模块,设计发散思维方向就可以规避会QQ亲身实验的得出经验。
总结
输出一份专业,且在实际设计开发过程中有指导意义的竞品分析,应在了解商业战略和定位的基础上,再分析交互结构与视觉表达。一份深入的竞品调研分析很必须,但平时关注版本迭代中的细节变动,做沉淀整理也很重要。
以上,是我关于视觉交互侧的竞品分析的调研的一些心得与思考。愿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