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端 阳
菖蒲翠艾插门楣,苇粽飘香迎客归。一曲离骚千古唱,龙舟竞渡展雄威。
比起端午,我好像更爱称端阳。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成为我国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一只小白狗,躲在芦青浜里头,钉一枪,咬一口。”
儿时听过的猜粽子的谜语,就跟剥开粽叶吃粽子一样地直白朴拙。那青青芦苇叶被母亲码在锅里煮开后的满屋清香仿佛当下还在我的鼻间萦绕。没看粽子,就先有了粽香的氛围。
母亲把煮过的苇叶像纸牌一样砌在盆里,一张张叶子,在她指间,被驯服地旋转揉按,然后利索裁剪打包成三勺糯米的漂亮塑身衣。
小时候的我特不喜欢赤豆,和在饭里不小心吃到,总觉得嘴里和心里都乱了…
母亲包的粽子有识别记号…
端午节来临,点儿说又到了特别想念奶奶的日子。她说,自奶奶离开了以后,再也没人度身定做,为她包那纯白米粽了。点儿说她也不是喜欢吃粽子,是因为奶奶答应包的,她特别想念……
说起来,婆婆包的粽子,也会做几种不同的标记。
婆婆还在时,她于每年立夏都会包粽子。
立夏节气的芦苇正值豆蔻,叶子鲜嫩鲜嫩,初初上市。
婆婆起早把叶子买回来,洗净,捻成几把扇子,参差着搁盆里。这时壶里的水也烧开了。然后,她一手提壶,一手执“扇”,开始仔细地烫洗。那被开水清涮过的芦叶眼见着被酝酿出更翠绿的鲜色来。
等到端午,她会包上更多的粽子。
馅儿有光米的,有肉的,也有红枣赤豆花生的。识别号在封口的叶子尾巴上,还在绑线的扎结上。
婆婆包的粽子煮熟后,看起来就像芈月殿下的大秦士兵,刚烈烈的,全副武装,棱角分明,精神挺拔。
她会把各色粽子分成两袋,一袋我们的,一袋小姑子的。并不厌其烦地说明两个线捆一起的是赤豆的,拖尾巴的是枣的……
端午节,人们总会念到三闾大夫的橘颂九州天问离骚,他们用各种方式纪念吟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而此时婆婆的祭日也跟着要到了。她是在民间五毒月一个最多吉的日子里离开的,安详过完了那年的端午节…
看粽子就是粽子。就像我父亲很早以前说过的,粽子就是染上了芦叶味的糯米饭。但看粽子又不是粽子,她更传承着一种文化,几多念想…
龙舟竞渡端午日,艾粽飘香,端阳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