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韩龙
韩龙不是泄私愤或者谋私利的业余刺客,而是政府雇佣的专职杀手,他的故事要从曹魏的北方边疆说起。
三国时曹魏的地盘最大,占了天下四分之三,但大有大的苦恼,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袭就全靠你曹魏来顶上去了。当年汉朝用几代人的时间积蓄力量,拼尽全力才彻底打垮了匈奴。后面晋朝就惨了,没几年就被胡人赶到长江以南。曹魏能以一国之力,抗击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确实不容易,也幸亏曹魏名臣名将辈出,从曹操北征乌桓,张辽阵斩乌桓领袖蹋顿;到后来田豫、牵招镇守北疆,屡败鲜卑。
但鲜卑的力量依然强大,其中一个强大部族的首领叫轲比能,也是有雄才的人,逐渐收拢散落的鲜卑部落,要统一鲜卑。如果轲比能真的做到,那将来就是另一个檀石槐,中原恐怕没有宁日了。
曹魏这边使出了很多手段,软的硬的都来,除了不断征伐,还扶持另一支鲜卑部落步度根部与轲比能拼斗,同时用怀柔政策,笼络部分鲜卑人,让他们内迁到中原。两边一会战一会和,轲比能也一度臣服曹魏,但那不过是暂时的缓冲期,这一年,轲比能再度叛乱,诱反了已经投降曹魏的步度根部,并州刺史毕轨派大军与轲比能会战,结果大败,连领军大将都被杀了。
一时间轲比能势力大增,曹魏有些压制不住了。无奈之下,幽州刺史王雄决定采取“斩首行动”,派刺客直接杀了鲜卑的首领轲比能,毕竟鲜卑还是部落式的民族,凝聚力不强,没有了强有力的领袖,就只是一盘散沙。
想法是好的,但刺杀一个大势力的首领谈何容易,要不然汉末诸侯还用的着打生打死吗,都在家里训练刺客好了。所以往往是弱国没办法的时候才出此下策,荆轲刺秦就是燕太子的最后的赌博,他没赌赢,燕国也就亡了。
曹魏当时毕竟占领着大半个中国,势力占优,不过幽州刺史王雄大概是觉得,要是再没有出色的表现,他自己就完了,毕竟当初是他主持招抚轲比能,如今轲比能再次造反,说不定哪天朝中就把他拉出来当替罪羊,说他养虎为患。于是,王雄找到勇士韩龙,派他出塞刺杀轲比能。
远走塞外刺杀胡人领袖,听上去怎么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韩龙竟然成功。
很久之后的某一天,北方传来消息,鲜卑的首领轲比能被刺死于漠北。果然如预想的那样,轲比能一死,鲜卑各部落立刻乱成一团,有野心的互相征伐,弱小的纷纷投降曹魏,剩余的部落只能逃的远远的,北疆终于得以安定。
北疆不会永远安宁,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永远会窥伺着富饶的中原,于是就有一代代的勇士们,或远征大漠,或守卫边塞,他们是华夏的矛与盾,捍卫着和平。和平的代价,就是勇士们流不尽的热血。韩龙虽然是一个刺客,却也称得上这样的勇士。
5、伍孚
汉末朝廷乱的一塌糊涂,宦官与外戚斗的不可开交,大打出手,结果两败俱伤,便宜了西北的军阀头子董卓。董卓带兵入京,大家才发现,原来“枪杆子才是硬道理”,于是没人敢再争,董卓彻底掌握朝政。
董卓若是有曹操那样的雄才大略,也许可以拨乱反正,重整河山。可惜董卓一个西北汉子,年纪又大了,既不懂政治,又特别自负,把自己当成汉室的救星。他首先干的糊涂事就是废掉皇帝刘辩,另立他的弟弟刘协为新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这可是天大的事,当时皇帝刘辩也没什么大错,凭什么废掉他?再说你董卓一个西北军阀,有什么资格废立天子?董卓拼着武力强行做到了。但在古代,正统的皇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董卓这么一折腾,汉室的权威垮了一大半,把朝廷的士大夫们气的半死,可是又无可奈何。
凭借废立天子,董卓有了表面上的威信,自认有拥立大功的董卓开始大肆封赏,自己当上了相国,自己的亲戚都当上重臣。董卓在朝廷作威作福,动辄杀人,甚至杀了被废掉的皇帝刘辩和他的母亲何太后,他麾下士卒也有学有样,闹得京城上下苦不堪言。董卓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见,把军队抓的牢牢的,反对他的人要不被杀,要不就只能逃走,百姓与士大夫们只能忍气吞声。
但总有一些人站出来,伍孚就是一个,他原来是地方上的负责文书的小官,类似于领导的秘书,后来被招进中央当官,董卓祸乱朝廷,伍孚恨得牙痒痒,决心拼死也要杀掉董卓。
这天,他将利刃藏在办公时穿的官服里,汉朝的官服袍袖宽大,藏把刀也没人能发现。准备妥善后,伍孚便借口汇报工作跑去找董卓,谈完要走的时候,董卓作为主人自然要送一送客人,董卓还表现的挺热情,一边走还一边拍着伍孚的肩膀,无非是说一说,年轻人跟着我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好处。伍孚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他突然掏出刀刺向董卓。按理说这么近的距离,董卓又没有防备,得手应该很容易。可惜伍孚还是没有成功,董卓机敏的架住了攻击,又奋力甩开了伍孚的纠缠,转身就跑,伍孚一击不中就再没有机会,很快就被赶来的侍卫抓住。
虽然有惊无险,但董卓气急败坏,咆哮着质问伍孚,“你想造反吗?”伍孚身手不行,但嘴上却不输,大喊道,“你又不是皇帝,我又不是你的臣子,怎么算造反。你这家伙祸乱国家,罪大恶极,我今天就是自己来送死的,想找你垫背,我死也要诅咒你。”其实董卓也不是真想问个究竟,想让他死的人多了,没想到还真有敢动手的,看伍孚还骂的这么起劲,立刻杀了他,伍孚至死还骂不绝口。
董卓不是那么好杀的。民间传说把董卓描述成罪大恶极的大胖子,肥的跟猪一样,其实董卓少年时就从军,武艺高,力气大,在战场上纵马奔驰还能左右开弓,就算这时年纪大了,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的。反而伍孚却只是一个文书出身,虽然当了越骑校尉的武职,其实还是拿笔杆子,虽然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做刺客还是太勉强了。
但伍孚还是义无反顾,他是个读书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养士百年,忠臣义士却往往不在那些世家名士、门阀诸侯之中,人总有胆怯之心,读书人更甚,学问、名声和地位也不能让人无惧,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能读出书中真味的人,自有浩然正气,不畏权势,不计生死,能挥戈一击,伍孚大概就是这样的读书人吧。
三国的刺客其实还有很多,有张闿刺刘宠,范疆张达刺张飞,甚至三国演义里还编排了一场曹操刺董卓的故事,但已经不值一提。刺客的魅力,在于以弱克强,刺客的可怕,在于无畏生死。刺客往往一击定成败,但人们从来不以成败而论刺客,平原宾客深明大义,许贡门客矢志复仇,郭修匹夫之怒,韩龙勇士之力,伍孚浩然之气,虽然有高低之分,云泥之别,但都是这乱世中的力量,值得一书。